10月27日晚间,以岭药业披露2023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以岭药业实现营收85.75亿元,同比增长7.91%,净利润17.59亿,同比增长24.35%。
对以岭药业前三季度业务动态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公司连花清瘟、通心络、芪苈强心、参松养心等核心中药品种均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在化药领域,多款在研管线稳步推进,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成长天花板进一步打开。
心脑血管类创新药学术成果频现,国际化进程再提速
8月25日,在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以岭药业的两大专利药芪苈强心胶囊和参松养心胶囊的循证研究结果公布。其中,“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结果表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心衰标准治疗,可显著减少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心衰恶化再住院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为改善慢性心衰远期预后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为优化临床合理用药方案提供了高质量临床证据。据了解,该研究为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首个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硬终点研究。
“参松养心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临床研究”由中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结果表明: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能够显著降低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射频消融术后的房颤患者预后提供了一种创新治疗策略。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4日,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全国124家医院参与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论文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影响因子120.7分)上重磅刊出。研究结果显示,在指南推荐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以显著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天和1年的临床预后,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研究参与者、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艾瑞克·皮特森教授表示,该研究是高标准的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过程严谨,结果证实通心络安全有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
在新药获批方面,以岭药业申报的中药1.1类创《什么地方可以压足球比赛》新药通络明目胶囊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准予上市销售。通络明目胶囊是以岭药业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在临床经验方基础上研制的创新中药,其功能主治为: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止血明目。以岭药业拥有该药独立完整的知识产
其另一中药创新药参蓉颗粒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准予开展用于中医辨证属督元虚损证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临床试验。对于推动中药在治疗ALS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前三季度,以岭药业研发生产的八子补肾胶囊、连花清咳片、通心络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4款创新专利中药在尼日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获批注册。未来市场占有率有望在国际市场进一步拉升。
化生药与健康产业齐头并进,第二梯队成长曲线日益凸显
在开展创新中药业务的同时,以岭药业还积极布局化药、生物药和健康产业,构建了专利中药、化生药、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医药健康产业格局。
在化药创新药方面,目前以岭药业已有4个一类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多个一类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其中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结束三期临床,正在筹备NDA(新药申请)。同时根据各专利药品临床及注册申报进展,将逐步开展专利新药的美国等其他国际市场注册。
在健康产业板块,以岭药业以子公司以岭健康作为健康板块的主要运营平台,构建健康产业架构——涵盖石家庄地面以岭健康城、以岭健康电商、以岭药堂连锁等业务板块,将健康产品研发销售和服务体系高度整合。
今年以来,以岭药业先后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河北省政府质量奖”“2023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2023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20强” “清馨2023实践先锋创新力项目”“ ESG新标杆企业奖”,以岭药业党委获评“河北省首批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等多个奖项,品牌声量持续提升,品牌效应带来的溢价能力日益凸显。
“股票交易因为T+1交易制度的存在 ♎,股票量化策略换手率 ➣只是相比传统股票投资者较高。对于股票量化选股策略,持仓股票通 ⛼常比较分散 ♑,并且单次交易量较少 ❌,受规定的影响不大。规定对连续 ♒竞价阶段的申报价格进行了限制,避免了利用资金优势和涨跌停板制 ➠度操纵股票价格走势,减少了个股极端行情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有利 ⛅于股票量化模型的稳定性。”念空科技表示,股票T+1的交易制度 ♒的限制,使得股票量化交易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高频策略。市场短 ❌期的微观结构存在无效性,从而股票量化选股策略可以获得相对确定 ⛹性什么地方可以压足球比赛的收益。但随着市场中投资者结构变化,市场趋于有效 ♐,以及股票 ❍量化赛道的竞争加剧,股票量化选股策略的容量和收益会受到一定影 ➣响。
对此 ♎,田轩认为 ❡,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市场环境建设。发挥宏 ♊观政策合力 ♑,系统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立足宏观审慎框架,精 ♊准聚焦激发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的信心和活力。做好 ♐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短期紧盯需求侧,刺激消费,长期深挖供给侧 ♌,依靠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陈怡嘉 【编辑:童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