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秦皇岛9月26日电 (崔涛 赵丹媚)“我们常说‘万里长城永不倒’,而‘数字长城’让万里长城‘永不老’。”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东北大学教授、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赵琛说。
近日,由中国新闻社、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长城之约”·世界文化遗产对话活动在秦皇岛举行。活动期间,赵琛应主办方邀请,主题演讲《丝路长城新发现与数字复原研究》。
作为“数字中国”的一部分,“数字长城”工程的实施迫在眉睫,这也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所聚焦的关键领域之一。作为“数字长城”的具体实践和探索,近期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数字长城》,是中国国内首次运用全新多媒体手段呈现长城原貌的大型电子出版物。
作为《数字长城》著者,赵琛认为,“数字长城”和长城的数字化是两个概念。长城数字化只是手段,而“数字长城”是在虚拟空间通过数据库再建一座万里长城,让后人都能看到长城的历史原貌,还有它周边所有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不仅有建筑层面,还有人类生产生活层面。
“由于岁月侵蚀,长城每天都在‘消失’。长城那么长,我们只能修复很有限的一部分。”赵琛说,数字化能把现有的长城完整、清晰、真实地记录下来,并科学复原其历史原貌。
据赵琛介绍,中国长城研究院选择以省为单位进行有特色的长城资源复原,选择了新疆、甘肃、宁夏、山西、河北等地的长城资源进行数字复原。
“在河北省,我们选择秦皇岛板厂峪未修缮的空心敌楼做数字复原。通过数字复原,我们能了解到古代的驻守士兵在长城上是怎么生活的,是怎么饮水的。”赵琛说。
在赵琛看《澳洲幸运5官网》来,修长城核心是人,做数字化时常常忽略人的行为问题。除长城本体的复原,更重要的是还原当时戍守长城的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我们尝试用最现代化的技术、真实科学地记录祖先的成就,以此表达对历史、文化、文明的敬畏。它将通过网络传播呈现给世界,告诉世人中国人建设长城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数字长城’保护了东方文明的火种,从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赵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