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益阳2月19日电 (刘美玲 苏依依 曹飞)“从家里到学校有两里多路,我的脚受伤了不能走路,小学班主任每天早晨6点多来接我,放学后再把我背回家,背了整整半个多月。他是我的引路人,指引我走上神圣的三尺讲台……”2月19日,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鸬鹚渡镇玉华小学教师胡小红谈及从教经历时如是说。
1995年,师范毕业的胡小红分配到鸬鹚渡镇梅山小学。因学校位置偏远,没有直达的班车,开学当天凌晨5时,黑暗笼罩着群山,胡小红肩挑手提,带着水桶、床单被套等生活用品,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才赶到学校。还来不及歇口气,接到《十大外围足彩网站app》领导的工作安排,胡小红撂下行李,连忙奔往教室,准备迎接学生入学。
“围墙是低矮的土墙,教室是红砖屋,门全部是木门。当时,没有宿舍楼,办公室就是宿舍。”胡小红回忆着梅山小学的校园环境。尽管地处偏远、环境艰苦,年轻的胡小红却干劲满满。放学后,她义务给学生辅导学习,引导潜能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她常常走十几里山路,去学生家中家访,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详细记录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
刚参加工作时,胡小红一直住在学校,一间8平方米的办公室就是她的“小窝”。学生回家后,校园里空荡荡的,昏暗的灯光下,一台老旧的风琴陪伴胡小红度过了无数个冷清的夜晚,《我的中国心》《十五的月亮》是她最爱弹唱的歌曲。
因长年在农村学校教书,留守儿童的成长一直是胡小红关注的问题。不少家长外出务工,爷爷奶奶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业,为让他们参与到教育中来,胡小红以《小学生中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为课题,从家务活动入手,把家务劳动纳入实践作业,要求孩子每天帮家长做一项家务,亲子一起填写《家务劳动记录表》。
举行家务擂台赛,组织扫地、择菜、叠被子、清理课桌等比赛,评选家务小能手、优秀家务日记。通过一学期的坚持,胡小红班上的孩子动手能力大大提升,大部分孩子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更加孝顺家中长辈。同学在家务承诺书中这样写道。“身为家里的小主人,我自愿承担的家务是:煮饭、洗碗、洗衣、炒菜,为美好的家庭生活贡献力量。”
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胡小红花了不少心思。每学期开学,她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坐一排,优生和潜能生结对,座位坐前后桌,每半个月调换一次座位。制定评分细则,将学生学习、纪律、卫生等情况进行量化打分,通过每周评比、每月奖励掀起学习热潮。
每学期期末,胡小红评选“智慧之星”“进步之星”“劳动之星”等荣誉,让每一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在她眼中,综合素养比学习成绩更加重要。她现在教的四年级一共有26人,除了设置班干部以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职务,如“场长、灯长、楼梯长”等,大到操场、教室,小到电灯、风扇,均有学生用心管理,鼓励孩子争当班级的主人。
因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大,今年50岁的胡小红工作量并不少。除了担任班主任,负责语文、英语课堂教学,她还包揽人事、办公室、安全管理等日常工作。虽然教学工作繁杂,但只要学生愿意学习,放学后她总会在休息时间给学生面批面改,为学生义务补课。等学生回家后,胡小红才会开始批改作业、备课,处理日常工作,加班几乎是她的常态。
今年是胡小红扎根乡村的第30年,谈及坚守乡村的缘由,胡小红言语朴实,她说:“我是农家孩子出身,特别能体会寒门学子的不容易。毕业后,我一直在家乡教书,能帮助孩子们走出乡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