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临汾1月17日电 题:吕梁山中的电力守护者:走最难的路 保稳稳的电
作者 高雨晴 闫永芳
“吕梁山里天气严寒,今天的工作任务是巡视220千伏壶古线的9号到27号,山区巡线林密坡陡,道路崎岖,脚下都是枯枝败叶,大家分两组巡视,一定要多加观察,防止刮伤摔伤。”近日,山西临汾,一大早,在召开简短的班前会后,国网临汾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运维三班班长李锐便和副班长黄磊拿着手锯、铁锨、望远镜和无人机进山巡视。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随着冷空气活动加剧,山西临汾各地用电负荷持续增长。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组织运维人员开展涉电厂送出线路、县域重要保供线路等17条输电线路精益化巡视。他们采取“人工基基到位+无人机精细化巡视”相结合的方式,全量摸清输电线路设备缺陷及通道隐患,同步安排消缺除隐患工作。
运维三班负责维护220千伏壶古线等8条线路的运维工作。而壶古线属于易覆冰区域,铁塔线路80%都在山里,汽车只能开到进山的施工便道处放人,巡视人员需徒步前行。这是最难巡视的一条线路。
220千伏壶古线位于海拔1560米的吕梁山深处,全长92.5公里。从1月7日开始,李锐要带领班组人员赶在春节前,完成113基铁塔的精益化巡视,全面摸清该线路底数。
“虽然无人巡视已经普及,但是塔基、接地线、塔材等很多无人机看《开元全站》不到的地方,仍需巡视人员徒步去检查。”李锐说。
当天气温已降到零下15摄氏度,伴随着凛冽的寒风,李锐和黄磊前往27号塔巡视,两人手脚并用爬坡下沟、钻过密密的灌木丛,耳边不断传来树枝划过衣服和安全帽的声音。山区道路坎坷,没有路时,黄磊便用手锯砍掉挡在面前的枝条,开出一条路来。
“保持距离,离我远点。”黄磊担心走过的枝条弹回划伤李锐的脸,他高声喊道。这看似不礼貌的话,对同行的伙伴却是最好的保护。
李锐今年50岁,在线路巡检岗位上已经工作27年。虽然对线路早已熟于心,但崎岖蜿蜒的山路也会不时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我们经常得从沙棘树里得硬钻,手锯也锯不过来,有时脚下一打滑,身上就扎得全是刺儿。还得去找针、镊子往出拔。”
在深山里埋头穿梭1个多小时后,他俩气喘吁吁来到27号塔下。两人抓紧时间采用九点巡视法开始分工检查。只见李锐拿着铁锨一边将覆盖在塔基上厚厚的叶子铲走,一边仔细察看塔基、塔身、螺丝、接地线、塔材及金具等关键部位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这个塔基,不能被土埋住,土埋住以后它就容易氧化,锈蚀。每个螺丝都不能忽视,一个小螺丝的松动,会带动周边螺丝慢慢发生松动,最后就会导致这个塔的基础,失去连接容易倾倒。”李锐说。
针对杆塔顶部塔头、导线、绝缘子等金具,黄磊借助无人机高空视角精准巡视每一个关键点。中午时分风力不大,可以让无人机飞得更近,完成对塔头的各个部位的检查,并且照相清晰度也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山里气温到零下20摄氏度左右,无人机电池只闪烁,不工作,我们需要把电池放怀里头捂热后,才能开机正常使用。”黄磊有着13年的巡视经验,他能在风力特别大的时候,依靠着操控的手感,在风小的间隙,抓拍到金具清晰的画面。
在无人机辅助下,很快两人就将发现的缺陷隐患记录完成,再回到出发点时已是下午一点,两人才有时间在车里吃口午饭。为了能多巡几基铁塔,简单修整后,两人再一次出发前往下一基杆塔进行巡视。
像这样的山路,他们每天都要行走2万多步。晚上回到驻地后,李锐还要将各组收集回来的缺陷汇总上报。“每次巡视完成以后,从荒无人烟的大山深处走出来,渐次回到城市看到万家灯火通明、阖家团圆,觉得心里挺高兴、挺骄傲。我们走过最难的路,维护稳稳的电,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李锐说。
截至目前,该输电运检中心已完成12条线路巡检任务,消除各类缺陷隐患36处,设备安全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确保春节期间民众用上安全、稳定、舒心的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