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焦文娟
编 辑丨包芳鸣
摄 影丨梁远浩
一年前,消费者购买一辆高阶智驾汽车至少需要20万元,现在仅需要7.88万元。
2023年7月,比亚迪首次发布了其“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与小鹏的XNGP相比,晚了十个月。起步早是有利的,但在智驾比赛之中,更重要的是谁跑得更快。
此次,比亚迪一口气发布21款智驾车型,发起强势反击。自研智驾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数据量要大,比亚迪仍有机会。
成本管控成为利器
早在2024年8月,华为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就在微博上喊出“全民智驾时代来《乐虎体育在线登录》了 !”
2月10日,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现场表示,2025年将是全民智驾元年。
“普及智驾的最大障碍是高昂价格。”王传福表示,过去,高阶智驾往往搭载在20万元级车型上,而2024年我国70%的汽车消费者都是购买20万元以下的车型。
20万元以下的纯电车型是比亚迪的统治区。如果将20万元级以下车型标配高阶智驾,对比亚迪来说是“锦上添花”。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
比亚迪天神之眼共包含三套技术方案: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前两者主要为带激光雷达版方案,后者为纯视觉。
此次搭载在海洋和王朝系列智驾新车的是采用视觉方案的天神之眼C,也是承担比亚迪实现“智驾平权”重任的主要方案。它主要搭载在如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元UP、海鸥、海豚等21款车型,覆盖7万元至20万元级价格区间。
可见,全民智驾是比亚迪力压市场的一步大棋。天神之眼C是如何将价格打下来的?砍掉激光雷达的成本后,硬件的BOM成本仅剩传感器、芯片和域控。有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的域控属于自研,加上批量采购的国产芯片,成本会更低。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城市NOA的硬件成本将在一年后降至4000至5000元左右。比亚迪将有更多10万元以下的车能搭载“天神之眼”,意味着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抢夺智驾话语权
比亚迪正式官宣加入“智驾之战”是在去年,这一进程已经比新势力晚了近3年
在2024年1月的比亚迪梦想日上,比亚迪介绍了其天神之眼系统,展示了无图城市领航(CNOA)功能,高速NOA、城市NOA、代客泊车等功能。作为对比的是,2020年,小鹏已经推出了L2级别的自动泊车功能,2021年又实现高速自驾的规模化应用,2023年,其高速NOA开始大规模普及。
但“销冠”比亚迪暗藏危机。在技术竞赛和价格战挤压中,比亚迪的规模化红利实际上在逐渐放缓。2024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营收同比增长18.9%至5022.5亿元,其毛利率为20.8%,实际上仅增长了0.98个百分点,而上一年同期其毛利率增幅达3.9个百分点;单车均价为13.83万元,同比下降12.86%。
当智能驾驶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的考量因素之一,10万元至20万元级市场本是比亚迪的舒适区,但在同行竞逐端到端智能驾驶的背景下,搭配高阶智驾的新势力车型正攻占比亚迪的市场份额。
作为对比,起售价15.58万元的小鹏 MONA M03 580 MAX已经能实现高速NGP、城市NGP等功能、20.69万元起售的乐道 L60也已经能实现高速NOA和城区NOA。更下沉的是,去年9月上市的搭配大疆灵眸智驾的宝骏云海,已经能实现高速NOA和记忆领航,把高阶智驾的价格拉入10万元级市场。与他们相比,2024年,比亚迪追赶智能化的压力不小。
一面是走高的销量,一面是越发明显的智驾短板。重新掌握智能化的话语权才是突破利润增长后劲不足的制胜法宝。与大部分传统的主机厂一样,比亚迪选择自研和外部合作双线进行。
堆人头、拉队友,2024年比亚迪在“端到端”的硝烟中狂奔。2024年开年王传福便立下目标:未来比亚迪20万元以上车型都能选装高阶智驾,30万元以上车型将实现全面标配。
王传福表示,智驾的普及不只是技术研发问题,更是如何将技术产业化的问题。
有工程师告诉记者,让更多的车型上高阶智驾,除了普惠更多消费者外,数据积累迭代速度的加快也将不断提升车企的智驾能力。
此次一口气上新21款智驾版车型,比亚迪在实现高阶智能驾驶规模化上车的时间已大大缩短。
比亚迪智驾下沉,补齐短板,给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敲响了一记警钟。硬件成本的控制和智驾技术普惠上车迫在眉睫,挣扎在提升新能源渗透率的长城和在智能化中失声的吉利银河首当其冲。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销量高歌的吉利银河,仅有银河L7搭载领航NOA,目前在其他车企的步步紧逼下,要守住一月的增长势头,银河的压力不小。
不过,对比行业技术来看,比亚迪要想攀上智驾顶峰,还有众多挑战者在前。新的智驾竞争焦点已经转移至L3和车位对车位。小鹏、理想、华为计划2025年实现或挑战L3智能驾驶。去年8月,华为推出的ADS 3.0,已经拥有从车位到车位的高阶智能驾驶能力,去年下半年,理想、小米、特斯拉、小鹏已率先推出该功能,而极氪和元戎启行等企业也计划在2025年加入这一赛道。
可以明确的是,智驾元年已来,主机厂、供应商均卷入智驾大战,没有标配智驾的企业还需加把劲。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21君荐读
比亚迪,放大招!
比亚迪“天神之眼”创造指数级增长,谁最受益?
比亚迪,罕见涨停!什么情况?
责任编辑: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