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漪
近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披露的直投细则显示,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举措创新性地将政府角色从风险共担转向风险托底,破解不敢投早、不敢投小的行业顽疾。政府投资基金考核从“算当期账”转向“算未来账”,为市场化投资让渡了决策空间,硬科技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试错空间。
制度破壁:暗含三大机制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为总规模50亿元。该基金的30%资金用于直接股权投资,重点扶持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直投细则显示,在受托管理机构尽职尽责的前提下,该基金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出现100%亏损,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产业直投分别出现最高不超过各类别投资总额50%、40%和30%的亏损。
如此高的容亏率,并不多见。“这一风险容忍机制,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即使面临失败,也能在宽容的氛围中重新出发,持续探索前行。”广州开发区表示。
直投细则还提出,当年超出部分的亏损以风险准备金与受托管理机构当年度和以后2个年度所分得的直接投资奖励资金进行弥补,直至扣减完毕。风险准备金,种子直投、天使直投按照年度退出项目汇总的投资收益提取5%风险准备金作为专项风险准备金。
这暗含三重制度突破:第一,建立战略亏损许可制,将科技探索的不确定性从投资考核体系中剥离;第二,创设动态风险容忍机制,按年度提取5%收益作为风险准备金,构建跨周期补偿池;第三,实施“尽职免责+容错激励”双轨制,明确受托管理机构在合规前提下可豁免一定的决策责任。
资本流向:硬科技获得试错空间
政府投资基金松绑了“保值增值”刚性考核要求,拉开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投资大幕。
早期投资市场相当活跃。执中Zerone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今年以来,种子、天使轮融资数量达208起,A轮融资数量达695起,远远超过中后期融资;种子、天使轮融资金额达3.77亿元,A轮融资金额达40.52亿元。
政府投资基金从“算当期账”转向“算未来账”,硬科技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试错空间,加速了创新生态成形:
第一,产业链垂直整合加速。以广州金控集团为例,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广州未来产业基金,打造“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大院大所”协同创新模式,从而构建全过程创新链。
第二,区域协同效应充分显现。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在2月中旬集中签约,规模达408亿元。这一省级母基金与设区市、省属企业合作,各设区市均选择了主导优势产业或重点发展产业作为基金投资方向,如南京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型电力、苏州的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等。通过省级母基金的带动、协同等效应,服务江苏省 “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 的建设,构建区域协同大基金生态。
谋划蓝图:仍需操作性指引
“政府投资基金建立容错机制,正在重新定义风险投资逻辑。”同创佳业总经理余英栋说,允许归零,宽容失败,是政府投资基金在制度上松绑,隐含的考核指标转向——从传统的IRR、DPI等财务指标,转向产业链整合度、关键技术突破数据、创新生态培育度等战略价值指标。这种价值坐标系的变化,能够让政府投资基金真正成为耐心资本。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政府投资基金松绑后,将面临新的挑战:一是道德风险传导,防止“容错机制”异化为“冒险激励”,须建立基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动态监控体系;二是价值评估困境,当传统财务指标失效,须构建包含技术扩散度、生态带动系数的新的估值体系,并获得政府、市场认可;三是资本结构调整,政府投资基金过度介入可能会挤压市场资本空间,须通过分层投资、基金份额转让等配套机制维持生态平衡。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投资机构受到多重监管,真正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容错机制落地,还需要在业绩考核、投资项目监督等方面研究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指引。
责任编辑:王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