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
OpenAI最新推理模型o3-mini紧急上线。
这是OpenAI目前成本效益最高的推理模型。与以往不同的是,OpenAI向所有用户开放了o3-mini在ChatGPT和API中的使用权限。
很难否认OpenAI此举没有受到DeepSeek的压力。
无论是编程能力还是知识水平,o3-mini都全面超越了前代推理模型。比如,在2024年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 2024)的测试中,在低努力下,o3-mini准确率(《01计划客户端官网》60%)与o1-mini差不多,但速率更快;而在中等努力水平下,o3-mini准确率能够提升到79.6%,与o1模型相当;在最高努力水平时,o3-mini的准确率则能进一步提升至87.3%。
它不仅公开了推理过程(思考过程),还大幅下降了价格。o3-mini输入每百万tokens定价1.10美元(使用缓存输入,费用减半),输出每百万tokens定价4.40美元。这比o1-mini低63%,比完整版o1低93%。
为盈利而战的OpenAI可谓下了血本,但即便如此,与DeepSeek R1相比,价格还是太高了。后者的定价是:输入每百万tokens/0.14美元,输出每百万tokens/0.55美元。
也难怪DeepSeek继续占据各大应用商店下载榜头名位置。最近,连一些国际顶尖大学的研究员都首选DeepSeek了。
当天o3-mini发布会后,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携众高管,在社交平台Reddit回答了网友们的提问。
奥特曼在回答是否会公开一些大模型权重的问题时说,“我个人认为在(开闭源)这个问题上我们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方,需要找出一个不同的开源策略。不过不是所有OpenAI的人都同意这个观点,而且目前这也不是我们最高优先级。”
OpenAI刚创立时,如其公司名称所示,它的研究应该是开放的。但随着商业化进程逐渐深入,这家公司却选择了闭源。这也是马斯克与奥特曼分道扬镳并一直诟病OpenAI的重要原因。
“正确的解读是:‘开源模型正在超越专有模型’。”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最近表示,“他们(DeepSeek)提出了新想法,并在其他人的工作基础上进行了构建。由于他们的工作是公开且开源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这就是开放研究和开源的力量。”
2024年,关于大模型是开源好还是闭源好,国内外科技界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如今,开源的DeepSeek,引领了全球AI的重要研究方向,几乎宣告终结了这个话题。
而在创新、安全与商业化之间谨慎行走的OpenAI,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它的闭源策略。
在回答网民有关DeepSeek对OpenAI未来模型发展计划有何影响时,奥特曼坦陈,DeepSeek R1是“非常好的模型”。虽然OpenAI未来仍将开发出更好的模型,但其领先优势将比往年有所减少。
接着,奥特曼透露了几项产品的进展:完整版o3最快将于几周内发布,最晚则是几个月内发布。语音模式更新即将到来,但大家关注的大模型GPT-5目前还没有时间表。首席产品官Kevin Weil称,将推出基于4o的图像生成器。工程副总裁Srinivas Narayanan称,公司推理模型未来将能够使用包括检索在内的不同工具。
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引发的振动效应还在扩散。
微软、英伟达、亚马逊等巨头此前已宣布上线搭载了DeepSeek-R1的软件服务。2月1日晚间,华为云宣布,与硅基流动联合首发并上线基于华为云昇腾云服务的DeepSeek R1/V3推理服务。
任何具有重大革新意义的新事物的出现,不可能没有争议。但正如知名播客主持人莱克斯·弗里德曼(Lex Fridman)所说,尽管更好的模型还会继续出现,但“DeepSeek 时刻”是真实存在的,“我认为 5年后它仍将作为科技史上的关键事件被人们铭记。”
Jessop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出货也不会乐观。尽管 ⚡“黑五”周的消费高于预期,尤其是电子产品♈,但即将到来的节日季 ⛵,将出现十多年来最大幅度的下滑 ⛹。厂商需要继续提供促销活动,刺 ♏激需求,来清理库存。根据Canalys最新预测显示 ♊,01计划客户端官网明年下半 ⛅年将迎来些许增长。至少有一小部分人会更新他们在新冠疫情初期购 ❣买的设备,但大部分人将会在 2024 年才更新这些设备。从明 ✋年第四季度到 2026 年,我们预计整个市场将回归到正常的季 ♊节性采购模式,并且整个需求将稳定在一种新常态的水平 ♏,比新冠疫 // ☹情前的平均水平高出 25% 左右。消费者设备使用和混合工作的 ✋积极发展趋势意味着从长期来看,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发展前景较为 ❣乐观。”
据悉 ♈,在母行“建设一流数字化敏捷银行”的战略愿景下,恒 ⛷丰理财制定了数字化敏捷转型三年战略规划,以数字化发展为契机, ♓以敏捷组织为载体,将数字化与“募、投、管、退”资管业务场景相 ✊结合,重构运营模式、业务流程和客户体验,重塑考核引导体系、评 ☾价体系及薪酬激励体系 ♊,打造敏捷化组织管理文化,不断提升数字化♈竞争力,努力打造成为一家值得信赖的数字化资产管理专业机构,为 ♋今后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本报记者 路德维希 【编辑:惠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