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谁来承担?后续如何保障?劳动关系如何确认?
3问“外卖员交社保”
京东率先宣布,美团、饿了么相继跟进,讨论了很多年的外卖员社保问题迎来重大进展,三家公司相继宣布将为外卖员缴纳社保。
疑问1
成本由谁来承担《滚球投注软件下载》?
既然是平台主动提出的改变,应当对成本有相应认知,认为影响可控,最后可能会在成本稀释分摊且生态关系不被破坏的情况下解决灵活用工人员社保难题
美团公告中提到,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如果以全年接单260天以上为标准,那这个骑手人数就是80余万。京东公告中提到,缴纳五险一金的门槛是全职骑手,目前没有明确人数。饿了么公告中则没有明确提到缴纳社保的范围和人数。但三家累计缴纳社保的骑手人数,或在百万以上。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2024年公布的社保最低缴纳基数大多在4000元/月以上,以五险中企业需承担16%养老、9%医疗、2%失业、生育、工伤比例来计算(不同区域会有差异),每月企业为个人缴纳部分超过1000元,每年接近1.3万元。据此估算,要为100万骑手每年支付的社会保险缴费达到130亿元。
如果按照实际收入缴纳,这个数字还将大幅提高。美团研究院报告显示,高频骑手中,众包骑手与乐跑骑手在S级城市(北上广深)的平均收入分别为7354元、11014元,而在C/D级(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平均收入分别为5556元、7197元。
2024年前三季度,美团实现净利润296亿元,全年净利润或在400亿元左右。饿了么所在的本地生活集团的净利润则是亏损98.12亿元人民币。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南开大学数字经济交叉科学中心研究员陈兵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新增的社保成本大概率会由各方分担。平台合作的第三方公司可能会被要求让出部分利润为骑手缴纳社保。另一方面,平台内的入驻商家可能也要接受稍低的补贴或者稍高的抽成,也可能会让消费者承担稍多的配送费。
陈兵认为,相比之下,京东的影响可能会小很多。京东想要从美团和饿了么手里竞争市场份额,要投入巨大的成本。相比于传统的巨额补贴形式,给骑手缴纳社保显然在社会效益和口碑上收益更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提到,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个难题。为骑手缴纳社保,毫无疑问会增加平台的运营成本,并且数字不小。
郑秉文同样认为,这笔成本会由市场各方进行分摊。但他同时也提到,既然是平台主动提出的改变,应当对成本有相应认知,认为影响可控,最后可能会在成本稀释分摊且生态关系不被破坏的情况下解决灵活用工人员社保难题。
疑问2
后续保障如何跟进?
各个国家都把社保定为强制性制度,国家有责任对有些人“短视”的情形进行矫正。但制度干预需要找好临界点,既要保证福利待遇,也要考虑就业保障
记者近日采访多名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灵活就业者,发现他们对于缴纳社保的态度差异较大。有人认为年轻骑手会比较配合;也有人提到大部分从业者都不会做长久,对社保不太在意。还有骑手希望能把五险分开,他更在意看病能报销的医保,但可能不打算缴纳养老、失业等保险。采访中几乎所有骑手都表达了,更在意多挣到手收入。
郑秉文对外卖员的这种心态十分理解,但他提到,各个国家把社保定为强制性制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人是“短视”的,国家有责任对这种情形进行矫正。对于外卖员对不同社保的态度,郑秉文也提到,目前职业伤害险试点较为广泛,效果还不错,相比之下养老和失业保险很难独立出来实行。
在美团和饿了么的报告中都曾提到,目前骑手商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众包骑手的保险费用每天3元,专送骑手的保险费每天10元左右。多名骑手曾提到,在出险赔付中往往会遇到阻碍,有外卖员表示站长曾要求他们小事故不要上报,还有人被要求一个月理赔不能超过两次。有支持缴纳社保的外卖员告诉记者,现在的意外险也遇到不予报销的情况,相比之下社保能提供更多的保障。
陈兵认为,社保制度能给灵活就业群体未来提供保障,但这依赖于之后制度的具体落实以及如何与目前的社保制度进行衔接。“很多人不会长期从事这个职业,也不会长期待在这个城市,转行或者回老家后不再继续缴纳社保,这笔钱对他们的作用有多少?未来这一类型的社保是成立专项社保基金,还是和普通社保放在一起,社保部门如何进行对接?这些都是要解决的后续问题。”
陈兵和郑秉文都提到另一个隐忧,就是骑手的工作压力和就业门槛是否会随之提高。
陈兵表示,成本升高后,平台可能会想办法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运营能效。缴纳社保的骑手是否会被平台或者第三方公司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从而使得已经取得明显进展的防疲劳机制失效?另一方面,如果平台提高门槛,提高招聘要求,会否限制交社保骑手的注册数量?
郑秉文认为,制度干预需要找好临界点,调研劳动者的意愿,既要保证福利待遇,也要考虑就业保障。
疑问3
劳动关系如何确认?
如果为骑手缴纳社保成为现实,劳动争议或不再成为问题。“如果平台交社保,那就是平台的员工;如果第三方公司交社保,那就是第三方公司的员工,没有争议空间。”
外卖员属于谁的员工,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多名骑手曾表示,自己是与某科技公司签订协议,但这份协议并非劳动合同,而是约定双方为合作关系。过往多份判决书显示,在发生劳动争议或交通事故时,法院认定骑手和代理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和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判例均有存在,骑手和平台认定劳动关系的诉求确认案例较少。
2024年12月最高法召开的一场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加海表示,在新就业形态下,判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必须扭住劳动关系的本质、核心特征,即是否存在支配性劳动管理。
北京实景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晶则认为,即使有最高法的指导案例,在实际发生纠纷时,仲裁委和各个法院审理时还是会按照合同相对性,并不能保证所有灵活就业者都会被认定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不过,如果为骑手缴纳社保成为现实,劳动争议或不再成为问题。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炜衡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姚均昌告诉记者,原来中间商层层转包下,劳动关系确认困难,但未来为骑手缴纳社保后,劳动关系确认就更加直接,或不再有扯皮空间。“如果平台交社保,那就是平台的员工;如果第三方公司交社保,那就是第三方公司的员工,没有争议空间。按照现在的情况,由第三方公司缴纳的概率较高。但这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骑手再想要认定和平台存在劳动关系,就不可能被支持了,虽然之前被支持的也很少。”
但姚均昌也提到,一旦确认劳动关系,后续就会产生新的问题——是否要有年假、工时制度如何认定、超时工作是否涉及加班、辞退要不要给补偿金等。
姚均昌认为,确认劳动关系后,骑手和平台或者第三方公司的关系将从灵活用工中剥离,变为相对固定的劳动关系,将会涉及一系列法律关系认定的问题,也要求企业对骑手的管理和规章制度更加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