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建设好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务实行动。
据新京报报道,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1月30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在通州区召开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标志着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入新阶段。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通州区与北三县仅一河之隔,两地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也有深厚的社会经济基础。建设好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不仅有利于在更大空间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有效治理北京“大城市病”,也有助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优化北京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同时,也是探索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带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周边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从而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务实行动。
正因为意义重大,两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备受社会关注,也得到国家及地方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响应。特别是过去几年,乘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东风,相关工作成效明显。如在交通一体化上,区域内目前已建成跨界道路10条、跨潮白河桥梁5座,开通跨界公交、通勤定制快巴等20余条。这极大方便了两地人员的往来交流,也为区域内的产业协作、发展要素流通共享等奠定了基础。并且,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加快推进平谷线、厂通路等重点项目建设。
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更为紧密、高效的产业分工与协作。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引导和两省市的协调下,通州与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已连续举办四年,累计签约项目160余个、意向投资额超千亿元;北三县围绕重点产业延伸布局,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3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73家——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承接已逐步成型。得益于此,“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跨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突破是重中之重。如北京将实现3600余个政务事项延伸至北三县,助力推进区域内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统一、区域通办、结果互认,打造一流区域营商环境。着眼未来,两省市还将创新体制机制,在通州区与北三县现有工作对接机制基础上,构建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架构。
当然,也需看到,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克服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业协作分工、跨区域体制机制协调、基础设施完善等诸多现实难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目前可以说依然任重道远。但也正因为需要时间和过程,更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推进地方深度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积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协力抓好每一项工作,力争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