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今天上午联合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
现在就跟随总台央视记者一起,前往负责火星图像数据处理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近距离了解这张全彩色的火星全球影像图都包含哪些信息。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大家看到的这张图,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今天发布的火星全球影像图,这张图是通过天问一号环绕器上搭载的中分辨率相机,获取了14757幅彩色的影像,最终形成了这样一幅76米分辨率的火星全球影像图。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副总设计师 李春来:我们从这张彩色的分辨率最高的一个彩色影像图里面,可以了解火星表面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地形和地貌的一个特征。火星上一个最典型的地貌就是奥林波斯山,直《国民彩票手机入口》径大约有600公里,这也是太阳系里面最大的一个火山机构。我们还可以看到火星上的一个最大的伤疤——水手谷,它的长度达到了4500公里,宽度大约最宽的地方有600公里,深度最深的地方有8公里。这里面我还可以看到南半球的最大的一个盆地,这叫希腊盆地,把云去掉了,所以我们是第一次清楚看到希腊盆地的影像,然后我们还可以看到祝融号的着陆区。
14757幅图像如何拼成彩色全火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制图过程中,想要实现近15000幅图像的准确拼接,并且保证地理信息准确和色彩度真实,难度非常大。那么到底要如何制图,这一过程有多复杂呢?
首先,了解一下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像时的轨道高度。环绕器的飞行轨道呈椭圆形,所以在距离火星地面最近的时候才是成像的最好时机。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 任鑫:近火点的距离是265公里,远火点的是1万多公里,但是咱们获取数据的弧段是在近火点附近,轨道高度800公里以下。
火星全球影像图,是由天问一号环绕器拍摄的284轨共14757幅图像拼接而成。为了保证图像质量,相邻两轨图像的重叠率要控制在15%,这就对环绕器的轨道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我们要保证什么?相邻的两轨之间获得的图像不能有缝隙。一旦出现这种缝隙的话,你再回来补,那不是说你想补就补的,要等到下一个周期过来,那是七八个月以后的事。
由于我们要制作一幅彩色图像,那么首先就要保证图像颜色要准确还原。也就是说,要将获取图像中的颜色进行修正,让它更接近火星真实的颜色。为此,科研人员利用天问一号环绕器搭载的矿物光谱仪的数据,对图像的颜色进行多次校准之后,最终获得火星真实的颜色。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 任鑫:环绕器上面搭了一个矿物光谱仪,可以恢复出来火星表面的真实颜色,我们用真实颜色作为参考,把中分相机的颜色进行标定,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真实的颜色,也就是真彩色的图像。
制作图像的最后一步,就是校正图像位置误差。由于全球影像图是由多张照片拼接而成,拼接的地方就会出现重叠内容。于是,科研人员在这些拼缝区域提取了1700多万个校正点,通过对比相同的地点进行校正,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带有地理坐标,并且无缝拼接的图像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全球影像图。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我们有了我们自己的一张全火星的彩色影像图,我想不仅仅是为我们国家后续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科学研究,同时也是为世界同行开展火星探测工程,以及开展火星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质量更好的基础底图。
国民彩票手机入口
本报记者 顾阳 【编辑:唐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