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温州8月24日电(周健 郑露露)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的青年,在收录机播放的迪斯科音乐中,跳起“猫王”的舞步……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画面,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独有的潮流符号。
随着时代进步,收录机等影音设备逐渐退出大众视线。但在浙江温州乐清的一间企业办公室里,仍能感受到那股历史中的潮流。
原来,乐清企业家朱汉衡自2017年开始收藏收录机等影音设备。眼下,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收录机《欧宝娱乐合法正规平台》、电影放映机、随身听、录像机等,共计200余台。走进其中,仿佛置身博物馆,遍地是“宝”。
“磁带收录机虽然早已退出应用市场,成为‘老古董’,但当时不管是哪个国家生产的型号,磁带均可通用。”朱汉衡拿当下一家生产复古收录机的公司举例,随着时代变化,技术在进步,企业在制造过程中,为收录机添加了USB接口、蓝牙输入、MP3储存卡等,但机子本身所用的磁带规格、模样却没改变,“这说明磁带收录机当初制定的技术标准非常先进和超前,从20世纪70年代诞生,至今仍在沿用”。
朱汉衡不仅收藏收录机,还懂得修理收录机。办公室里有一张修理台,旁边架子上摆着各种类型的修理工具。拿到喜欢的收录机后,朱汉衡要进行清洁打理和复原修理工作,这考验的不仅仅是动手能力,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维修经验。
“经过多年实践,我积累了一套较为切实可用的方法,乐于分享,为业余收藏爱好者提供帮助。”朱汉衡表示,自己计划将修理经验和体会写成小剧本,并拍摄成系列短视频,发布在网上,共享给收藏者交流和学习。
事实上,对修理收录机如此有兴趣和心得,这要从朱汉衡年轻时的故事说起。
1976年至1979年,朱汉衡被安排到工厂工作,开始接触机械维修技术。改革开放之初,一些国外的电器开始进入国内,为朱汉衡提供了鼓捣洋电器和学习修理技术的好机会。其中,修得最多的就是康艺牌8080和三洋牌4500K收录机,少说也有上千台。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找朱汉衡修理电器的人越来越多。“你有技术,也有本事,怎么不出去闯闯?”在同事的劝说下,1985年,朱汉衡下海创业,“修理‘洋电器’的那段岁月,让我对国外产品设计理念和结构细节精细化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和理解,为后来企业设计产品提供了借鉴经验”。
“我时常会拉着搞产品设计的朋友一起讨论和学习,三四十年前设计和制造的机器,工艺的精细化、风格的多样化、质量的可靠性、细节的考究性令人赞叹。”朱汉衡坦言,这些摆在眼前的机器和部件,虽历经岁月,却依然风采不减,对当下每一个认真做产品、努力做实业的企业家来说,仍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受访时,朱汉衡随手将一台20世纪80年代的老式收录机插上电,随着按键“咔哒”一声,悠扬的古筝乐曲在办公室里响起,悦耳动听。“听听,是不是当年的那个味道。”他微笑着眯起了眼睛,享受怀旧音乐带来的欢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