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13日,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共同探讨农业问题,加强中国与东盟在共同关心领域的政策交流与合作对话,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东盟中心、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东盟中心、东盟国家农业主管部门和驻华使馆、东盟秘书处代表,以及中外专家在研讨会中围绕“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两大议题展开探讨。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指出,中国与东盟有超过20亿人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对双方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粮食生产与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地缘紧张特别是战争冲突、自然灾害,以及新冠疫情影响,都给农业生产以及供应链带来困难。因此,去年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宣布2023年为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这显得尤为重要。” 史忠俊说。
对于中国与东盟在农业方面展开的合作交流,他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确保生产供给稳定。中国和东盟应加强在农业科学和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对话和互学互鉴,更好利用东盟粮食安全信息系统(AFSIS)进行信息采集、灾害风险监测和早期预警。
第二,加强流通领域安全。双方应增进农业贸易政策协同,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强粮食生产、流通、仓储、加工全产业链合作,发展跨境农产品贸易,同时应发挥好数字化和电子商务的作用,保障区域内农产品稳定供应。
第三,推进农村地区发展。通过推动《中国东盟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与《东盟可持续农业指南》《2元彩票刮刮乐怎么中奖》深入对接,中国和东盟可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和扶贫措施。
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指出,确定“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和发布《中国—东盟粮食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彰显了各方对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视和维护区域粮食安全的决心。
他认为,应加强农业战略对话和政策交流,提升农业经贸投资往来水平,共同办好“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同时,提升区域粮食保障能力,继续支持东盟与中日韩大米紧急储备机制发挥作用,共同打造本地区强韧、可持续的粮农体系;此外还要务实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约束等挑战。
“我们非常愿意和中国进行合作,特别是能够在中国和东盟的框架下,以及可持续农业的原则下进行。” 东盟副秘书长辛格在线上致辞中表示,希望双方进行更多能力建设,包括粮食储备以及减少食物和粮食的损失、浪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