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终一生,这是人们常用来形容匠人的话。15岁开始接触景泰蓝、至今四十六年里从未放下过这门手艺的钟连盛,无疑是在用自己的人生诠释它。
但同时,钟连盛也相信:一个好的手工艺者应当是一位杂家。从故宫库房里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到现代派创始人毕加索的画作,再到公园池塘里的莲叶与黄鸭,什么都去了解,才能足够丰富。
专家
石榴,是近些年以民族团结为题材的作品里常常出现的意象。
在北京珐琅厂内的景泰蓝艺术博物馆中,摆放着一尊华丽庄重、磅礴大气的“国泰榴芳尊”。这件珐琅器高1.8米,顶部的萼片均匀裂开,由石榴花、牡丹等图案点缀的瓶身如同一颗饱满的石榴果实,金丝带缠绕其上,为它增添一份华美。
这件展品的原件,就是由中国景泰蓝大师、北京市珐琅厂总工艺师、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奖获得者、民建会员钟连盛和同事们一起设计制作的。
2015年,“国泰榴芳尊”作为中央代表团的贺礼被赠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以庆祝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
“石榴顶上的那几个瓣儿,不能是单层的,那样就显得很单薄,”钟连盛说,“细看的话,萼片里面也是鼓起来的,那是因为在里边也焊上了一个薄片,这样就更圆润、厚重,比较大气了。”
对工艺制作的全面考量和对图样设计的细致揣摩,都是景泰蓝爱好者们心仪钟连盛作品的理由。而他的这些独到之处,既来自对美术天生的热爱,也来自日复一日地练习、钻研和沉淀。
1978年,钟连盛在初三毕业后进入珐琅厂技校,开始学习珐琅器制作。每到春夏时节,他和同学们就会到北京的各大公园里,对着枝头新生的花朵写生。
“梅花、杏花、桃花、梨花、苹果花、海棠花,这些都是五瓣花,但是各有什么特点呢?”钟连盛说,“梅花花瓣特别饱满,桃花每个瓣外边都是尖的,梨花花瓣特大,有一个大缺口,苹果花瓣是长条儿的。梨花、海棠花、苹果花是从树干上伸出来一小枝,花叶是簇生的,杏花、桃花都是贴着梗长的。”
在钟连盛看来,要画过,才能了解每种花的生长结构,才能让它们在作品中“活”起来。身为创作者,需要时刻绷着那根弦儿去看展览、去观察生活。“你的创意、灵感需要生活中的积累,所以真的是要全心的投入,”钟连盛说。
2022年,六十岁的钟连盛到了退休年龄,但无论是珐琅厂还是他自己,都不觉得已经到了要离开的时候,来这儿逛逛,早就成为他生活里的一种习惯。钟连盛说:“珐琅厂离我家也不太远,周末两天要是有一天没事,就开车过来转一圈。”
杂家
仍在一线工作的钟连盛,除了带徒弟、做设计,还承担着另一项重要的任务——产品开发,他经常要和工程方、客户交流,去了解对方的需求和理念。
“手工艺者不是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就够了,你要跟工艺结合,还要考虑市场,”钟连盛说,“有些创作是艺术性特别强的,作为实现艺术追求的精品,还有一些工程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文创产品要符合大众审美,国礼就要适合国家的不同主题。”
从学生到总工艺师、总经理,钟连盛在珐琅厂度过了四十载时光,也经历了景泰蓝行业的几度浮沉。他刚进入这座“当代造办处”时,是景泰蓝出口创汇的黄金期,整个厂总员工《彩神争霸》超过1800人;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外市场饱和,国内市场消费水平有限,行业陷入低谷;2006年,中国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位列其中,再度借势腾飞
时代更替下景泰蓝行业的大起大落,昭示着环境与市场之于手工艺品创作的重要性。“紧跟时代、贴近生活,”钟连盛说,“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追求:反映时代的特点、时代的精神、时代的审美,而且你生活在这个时代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创作中也会自然流露。”
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需要一个“什么都了解的杂家”。钟连盛说:“大众审美什么样的都有,有喜欢传统的,有喜欢现代的、抽象的,你都要有所涉猎。”
钟连盛的景泰蓝作品中,就有一对精致的小型喷水池《花语》《溢香》,将时代新潮与古代意韵巧妙融合在了一起。前者是蓝色调,欧式造型,水流从花蕾中喷出,后者则是金黄色调,装饰着寓意吉祥的牡丹和游鱼,二者既是装饰品,也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钟连盛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那么多优秀作品中受到启发,然后提高自己开发、设计的想象力,真的是特别幸运。”(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王曦泽 报道)
文/梧桐彩神争霸
轻取五月国产剧两大NO1,吴刚赵露思新剧赢 ⏫麻了!
本报记者 曾士峨 【编辑:阎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