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2月16日电 (程景伟 林荫)2025年广东省“世界湿地日”暨红树林保护宣传活动16日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行。记者从活动上获悉,广东全省有涉红树林自然保护地49处,约95%的红树林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理,重要红树林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活动现场发布2024年广东省重要湿地名录及“小微湿地+”“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名单,举行全球新物种“海珠微瓢虫”发布仪式,为“保护红树,守护候鸟”行动授旗。现场还启动2025年广东省关爱红树林知识竞赛。参会人员还一起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种下一片木榄。
广州是广东省最早出台市级湿地保护规定的地市,省级以上重要湿地数量位居全省首位,“湿地公园+”“小微湿地+”示范建设成效显著。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保护修复卓有成效,生态惠民福祉突出,为国内外大都市湿地保育与发展提供了“广州样本”。
作为全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广东湿地类型多样,现有湿地面积约190万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1.14万公顷,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广东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强化湿地及红树林资源监管,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保护修复。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建有国际重要湿地6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省级重要湿地43处,湿地保护新格局正在稳步形成。
在推动湿地保护修复过程中,广东不断加强红树林保护力度,出台了《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印发了《广东省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5年)》等多项涉及红树林保护管理的政策文件,压实地方红树林管护责任,强化监督管理,红树林保护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广东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红树林+”生态产业,使红树林逐渐成为“金树林”。
据介绍,广东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推进湿地及红树林保护修复,大力开展“湿地公园+”“小微湿地+”建设,高标准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beat365亚洲版官网》建设。(完
观众对烟火气拥有绝对发言权beat365亚洲版官网
运行一刻不停,输气一刻不断。春节前夕的一场寒潮,让安徽进入 ⏬了“湿冷模式”。低温、雨雪,给站场设备安全运行环境带来了很多 ➣复杂变化,西气东输定远作业区的冯健军,早早来到了工艺区,开始 ❣了beat365亚洲版官网他与同事们的巡检。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总能看见他们在工艺区里 ☻忙碌的身影 ☺。这个保供季,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累计向安徽省供气超22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近18%。在这片江淮大地上,他们与其他“ ♓温暖橙”一起,坚守在各自岗位上 ✌,在冬季保供关键时期为千万个家 ⛸庭送去“福气”。
本报记者 费希特 【编辑:诸葛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