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随着锂电市场的“内卷”加剧,围绕知识产权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不过,永太科技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其目前并未得到法院任何关于诉讼方面的通知或相关的法律文件。如有相关信息会根据信披要求进行披露。
对此,天赐材料方面向记者回应称,相关《刑事判决书》确实存在。公司目前是根据收到的判决书发布的公告信息,后续将根据案件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披义务。
商业秘密被泄
根据天赐材料公告,九江天赐于2月5日收到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2024)赣0402刑初192号】。
《刑事判决书》显示,九江天赐前员工李某为了获取非法《威利斯人9579网》利益,违反保密义务,单独/伙同郑某龙等人将其掌握的工艺技术资料披露给浙江研一、永太科技。为此,李某获取违法所得共计428.504万元,郑某龙获取违法所得共计116万元。
天赐材料公告显示,李某在 2017年8月23日进入九江天赐工作,2021年5月20日离职。其在九江天赐工作的近四年时间里,先后担任电池生产部工艺技术总监、生产运营总监、制造部总监、工厂厂长、电解质工厂总监、总工程师等职务。据天赐材料方面披露,李某曾与九江天赐签订了《劳动合同》《商业保密、竞业限制协议》等。
天赐材料方面表示,为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九江天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密管理制度。公司将案涉工艺技术及资料等列为公司的商业秘密,要求公司员工在职期间及离职后必须保守秘密,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据天赐材料内部人士透露,李某在离职后,去上述公司任职,进而将相关的商业秘密带到了该公司。
根据《刑事判决书》,李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50万元。郑某龙犯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0万元。
天赐材料方面向记者表示,目前来看,这个事件对公司的影响还没有体现。对于事件的后续进展,公司会持续跟进。
值得注意的是,天赐材料在公告中提到,本次判决仅为被告人李某、郑某龙涉犯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一审判决,案涉浙江研一、岳某、张某晖,永太科技将另案处理。案件最终判决及后续执行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对天赐材料利润的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天赐材料将根据案件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天眼查信息显示,浙江研一成立于2019年11月,注册资本6.6亿元,是一家以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
永太科技则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以含氟技术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智能制造为驱动的含氟医药、植保与新能源材料制造商。含氟精细化学品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下游医药、植保、新能源与电子材料等不同的终端市场领域。2024年半年报显示,锂电池业务在永太科技的总营收中占比为19.79%。
对于上述案件纠纷,截至记者发稿,浙江研一方面未向记者作出回复。永太科技方面则向记者表示:“我们关注到了相关的信息,但是公司目前并未得到法院的任何关于诉讼方面的通知或相关的法律文件。如有相关信息会根据信披要求进行披露。”
不过,天赐材料方面表示,《刑事判决书》确实存在。公司目前是根据收到的判决书发布的公告信息,后续将根据案件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披义务。
业绩承压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解液市场出货量147万吨,同比增长32%。同时,得益于国内电解液产品的成本优势,2024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全球占比首破90%。
天赐材料在2023年财报中提到,其电解液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6.4%,市场占有率及盈利水平仍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虽然国内厂商占据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互相之间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据GGII预计,相比2024年,电解液用溶剂、电解质锂盐及添加剂等材料的价格在2025年会有一定回涨(5%以内),但行业整体仍难有大的起色。
在此背景下,企业盈利承压。根据天赐材料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其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亿元至5.2亿元,同比减少76.73%至72.50%。
事实上,2023年天赐材料的营收及净利润就分别同比下滑30.97%和66.92%。
对于2024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天赐材料方面表示,近年来由于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关系格局发生变化,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在行业底部区间持续运行,尽管公司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及销售策略,提升新产品如结构胶的销量、推动正极材料等亏损业务的减亏工作,同时以稳健的套期保值策略保障原材料价格的稳定,但电解液产品价格比2023年有较大幅度调整、单位盈利有所减少,叠加部分产品的存货跌价损失以及资产减值、信用减值等事项,导致利润同比下降。
2024年,锂电池市场竞争白热化,围绕锂电池产业链的新增投资出现减弱迹象,而这一现象在电解液领域更加突出。据GGII统计,2024年1—10月国内电解液扩产项目仅三个。其主要原因是,2024年上半年电解液环节的销售现金比率为负,企业缺乏资金进一步扩张。
业内人士表示,电解液行业经过前两年的大规模扩产和竞争,除了行业头部企业外,普遍都处于开工率及盈利水平双低的状态;由于持续的行业亏损,新进入者的建设及开工计划也进展缓慢,目前已经处于价格的底部区间。
虽然在产能退潮的情况下,锂电池行业正在重新构建供求平衡,2024年下半年产业链价格也出现了止跌筑底的迹象,但是2025年的竞争仍然激烈。GGII在研报中提到,从行业整体来看,2025年的锂电池市场供需失衡风险依然存在。锂电企业淡旺季产能利用率差异显著,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闲置问题突出。市场优胜劣汰下,头部企业的虹吸效应加剧。头部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成本控制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继续巩固其在全球锂电市场的领先地位。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电解液的产能开工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偏头部的企业。
天赐材料人士表示,公司每个月会根据市场的需求量进行动态调整。从2025年一季度的产能运行情况来看,环比基本保持相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