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德12月25日电 (吴允杰)25日,“践行大食物观现场会”在福建省宁德市举办,福建省、浙江省、山东省、云南省等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经验做法。
“践行大食物观,有助于全方位丰富食物供应,在更大范围、更优结构、更高水平上为食物安全提供新的保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张世昕表示,召开“践行大食物观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各地践行大食物观的好经验、好做法,部署推动下阶段工作。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
作为本次会议举办地的宁德市,近年来以念好“山海经”为指引、以建设“样板区”为目标,实施一个规划、一本蓝皮书、一套政策体系、一个产业基金等“八个一”工程,加快发展茶叶、水产、食用菌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
在宁德市古田县的一个个银耳种植基地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在菇架上,一朵朵“银花”在菌棒上绽放,皎洁如雪。
古田是千年古邑,亦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食用菌之都”,其拥有悠久的食用菌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技术。近年来,该县在“大食物观”的科学指引下,把食用菌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逐步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食用菌生产“县域工厂化”古田模式。
数据显示,2023年,古田县食用菌鲜品产量92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55亿元,其中银耳产量39.6万吨,占全国90%以上,古田银耳以147.32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全国区域品牌最佳增长奖。
为打破传统干货银耳炖煮耗时长、食用方式单一的局限问题,古田县致力于银耳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精深加工,开发了银耳羹、冻干银耳、银耳曲奇等产品共计18类40多种,在拓展银耳更多食用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深受消费者喜爱。
山的这边,一朵“银花”成为兴业富民的“振兴花”“致富花”;海的那头,一尾黄鱼游向广阔《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市场,成为天南海北食客难忘的一抹鲜味。
在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白基湾海域的渔排上,渔民们根据大黄鱼的尺寸,将其分别赶进不同的网箱中。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宁德市已形成完整的大黄鱼全产业链,大黄鱼产量占全国80%以上。
培育新品种提高大黄鱼生产性能,是提升大黄鱼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水养殖条件,宁德人围绕小鱼苗做起了大文章,建成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等科研平台,开发“宁芯”系列育种芯片,年培育大黄鱼苗10亿尾以上,育种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养得好”后如何能够“卖得好”?在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人正赶制大黄鱼预制菜产品,该公司开发的“去刺黄鱼柳系列”产品,受到市场青睐。
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郑清说,针对大黄鱼的骨刺和小刺,引进全新的X光鱼刺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发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残留鱼刺,在增加产能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提升产品价值。
乘着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宁德大黄鱼产业加工企业也把研发新产品、开辟新赛道作为大黄鱼精深加工的方向,通过科技赋能,开发“鱼系列”“三去系列”“鱼面系列”等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大黄鱼产业发展。
古田银耳“一路生花”、宁德大黄鱼“游”上全国食客餐桌、霞浦海参从“北参南养”到“南参南养”……从良田林地到海洋牧场,宁德市极力广开食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现如今“喜看稻菽千重浪”“千畦细浪舞晴空”的动人图景正徐徐展开。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宁德市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8个、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8个;2023年全市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300亿元。
宁德市市长张永宁表示,将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各地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着力在提升特色化水平上下功夫,念好山海经、打好特色牌、抓好产供销,着力构建具有宁德特色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