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星空财富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不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空有概念加持,往往都抗不了几时。大豪科技在三连板后,直奔跌停。
这种过山车的走势,与纯正的机器人概念股——机器人(300024)形成鲜明对比。机器人自8月29日大涨8.28%后,接连两日扭头向下,不过跌幅分别只有0.08%、0.62%。
那么对标机器人,三连板的大豪科技,何至于此?
机器人热点,恐有蹭概念之嫌
虽然同样受益于机器人概念,不过大豪科技和机器人的主营业务并不相同。
机器人主要从事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业务,涵盖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到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
但机器人这项生意,显然也没那么理想。2023年上半年,机器人毛利率只有12.05%,净利率-5.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半年亏了1.27亿。
相比之下,大豪科技业绩好看的多。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39.21%,净利率20.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半年净赚1.78亿。
如果用脚投票,大豪科技的业绩确实更吃香,但拆分业务结构来看,只怕是空蹭了机器人概念。
先说一下大豪科技为什么受益于机器人概念。
据大豪科技半年报介绍,公司推出的自动换旋梭机器人与绕线机器人产品,“大大降低工人操作强度,在刺绣工厂成功推广,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刺绣生产基地绍兴花边市场上的超多头刺绣机的标配产品”。
然而从大豪科技主营业务来看,2022年,其智能装备电脑控制系统(包括缝制机械电控系统、针织机械电控系统)营收占比84.95%;网络安全设备,营收占比11.52%。
至于与自动换底线机器人产品相关的智能工厂云平台解决方案业务,未见单独披露收入。只有一项其他业务实现营收5628.20万,营收占比只有3.52%(尬了~)。
所以,这顶机器人的帽子,真的不是噱头吗?
产品不好卖,回款不好收
那么,抛开机器人概念不谈,大豪科技的主营业务,到底怎么样?
大豪科技是缝制、针织机械设备电控领域的龙头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缝制设备电控系统、针织设备电控系统。
所谓机械设备电控系统,举个例子,比如电脑刺绣机在电控系统的控制下,可以驱动挑线、机针、绣框、换色、剪线等多个复杂的机械机构。
2021年,大豪科技曾凭借这项主业,收入暴涨80%。但是,挖掘一下暴涨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这样的利好可遇不可求。
第一,是因为2020年疫情压缩的市场需求在2021年得到释放。
第二,是因为2021年国外疫情反复,制造业开工率不足,导致原本在东南亚等地区的加工订单回流到国内。
而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大豪科技涨上来的业绩,已开始回落。2022年,其缝纫机电控系统、横织《88彩票平台》机电控系统收入分别同比-0.23%、-19.22%。
同时,受内外需求不振和清库存影响,2023 年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生产明显下滑。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速-1.6%;行业百家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2.32%;缝制设备产量、工业缝纫机产量分别同比下降18.71%、下降16.26%。
可见,比起2021年,如今大豪科技面临的市场环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相应的,大豪科技的存货周转天数,也从2021年的119.6,增长到2023年上半年的151.94。另外,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从2021年的63.93,增长到了2023年上半年的103.42。
总体来说,产品难卖,回款难收。
“不务正业”,颓势显现
拉长时间段来看,大豪科技的颓势早就显现了。2011年,大豪科技毛利率高达56.77%,但2022年,已降至40.53%。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39.21%。
2020年底,大豪科技曾筹划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红星股份(即红星二锅头公司)。大豪科技和红星股份实控人都是北京市国资委。这场交易,本质上就是助力红星股份,实现借壳上市。受重组消息刺激,大豪科技也曾风头无两,市值一度从80亿,涨到了2021年中431.93亿。
不过这次重组,最终因负责的中介机构被立案调查而中止,红星二锅头借壳上市计划流产,大豪科技市值一路下行。
充当壳资源失败后,大豪科技开始谋求新业务。只是一家实体企业,设立融资租赁子公司、成立产业基金,似乎多少有点“不务正业”的意思。而这项业务,自然也未见披露实际收入。
此外,2022年8月,大豪科技控股收购兴汉网际子公司,主营产品增加了网络安全硬件。2022年年报中,贡献11.52%收入的网络安全业务,就是自此而来。
相比来看,网络安全至少确实成了一个新的收入增长点。但2022年,网络安全业务毛利率只有25.9%。随着网络安全收入增加,大豪科技的毛利率,只怕会进一步加剧下滑。
净利层面,2023年上半年,兴汉网际实现营收1.33亿、实现净利润494万,算下来净利率只有3.7%,根本不足以为大豪科技带来多少利润贡献。而且,这个成绩还处在下降过程中。2023年上半年,兴汉网际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7.41%、下降80.56%。
另外控股收购,免不了还要承担商誉风险。大豪科技的商誉从未计提过减值。截至2023年中,大豪科技商誉已达4.14亿,约占净资产20%。
回过头来看大豪科技这几年的足迹,一会儿资产重组反向卖壳,一会儿设融资租赁和产业基金,一会儿又背着巨额商誉搞并购。而这种种背后也传递了一个信号,即若主业健康发展,大豪科技何至于此?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