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走近考古”展览30日在山东济南开幕,向观众科普考古学的定义、理论方法、发展历史、工作流程等,解读考古学文化内涵,揭开考古学神秘面纱。
记者当天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分为“考古是什么”“考古怎么做”以及“考古做什么”三个部分。众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边看展览,一边通过互动装置体验文物修复、认识青铜器。城子崖遗址、沂水跋山遗址、章丘焦家遗址等部分海岱考古成果,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在致辞中表示,山东考古成就斐然,近年来,多处遗址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包括滕州岗上遗址、临淄赵家徐姚遗址、沂水跋山遗址群等。“举办此次展览是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考古、走近考古、喜欢考古。”
“考古不是探宝,不是大冒险,而是对以往生活的探寻和复原。”刘延常说,本次展览的举办将有利于厘清公众对考古工作的误解,让公众发现考古知识并不晦涩难懂,它与城市发展、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同时揭示考古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方面的重要意义。
本次展览由山东博物馆联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彩票网官网首页》等单位举办,是山东博物馆为促进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作出的全新尝试,也是山东文明和发展历史脉络的艺术化表现。
一、问题突出彩票网官网首页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在促进低碳 ⌛消费工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然而由于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体 ⏪系不够完善以及低碳消费的商业模式本身发展不成熟等,低碳消费蓬 ♍勃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企业的绿色转型成本管控与企业 ⛔短期经营效益的矛盾;推进低碳消费仍有大量基础性难题需要解决, ♍其中“绿色产品”标准不统一,缺乏权威认证 ♓,既不利于行业企业开 ♒展绿色治理 ⛽,也阻碍了消费者识别和购买绿色产品;绝大多数的消费 ⛵者对于低碳消费认知有限,消费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
本报记者 马绍荣 【编辑:汪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