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商品假装“高学历”,如何打?
多款冠名农大农科院零食宣传不实,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一系列调查结果。食品、日化品,为什么会出现“高学历”造假现象?未来如何加强监管防范?《新闻1+1》邀请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共同关注:商品假装“高学历”,如何打?
上海市消保委调查商品“高学历”造假,与研究机构核实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商品“高学历”造假,监管部门能做什么?销售平台要做什么?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 唐健盛:我们觉得其实消费信心来自获得感,而消费者的获得感就是钱花得值。为了保证消费者钱花得值,我觉得监管部门要去查处相关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要去建立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还有相关平台,我觉得竞争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消费市场来说,要靠消费者的选择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要让消费者科学选择,让真正的好产品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和购买,这样整个消费市场才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商品“高学历”造假,科研机构也会受到伤害
上海市消保委,一共随机选取了线上销售的13款食品,它们均宣称由“农科院”“农业大学”等机构参与研发。经上海市消保委调查,只有4款,确为机构研发。而“奥力弗旗舰店”“江大科技食品店”等产品,它们与宣称的相关科研机构,并没有授权关系。针对这些假的“高学历”产品,如何监管?点击视频↓一起观看。
涉虚假宣《一分快三提前预测大小单双软件》传是否有明确法律约束?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针对这样一些打擦边球,利用科研院校和工作人员的名声去推动产品的销售,毫无疑问会存在虚假广告、消费欺诈、以次充好等这样一些问题。对此,像我们国家的市场监管、广告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应该是非常全面和健全的。相关制度是有的,但是很大的问题是这样一些制度有没有执行,相关的违法行为有没有得到惩戒,这个可能是我们看到这样一些问题持续存在最主要的问题。
涉嫌被冒名的大学或科研机构,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