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回暖的背景下,财险公司也不例外。
近日,非上市财险公司2024年业绩数据接连亮相,与人身险公司趋势一致,利润端亦有向好表现。记者不完全梳理,披露利润数据的75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52.6亿元净利润,其中,有可比数据的74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77.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约57%。
利润集体回暖, “大部队”利润均不足亿元
伴随着保险公司2024年 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非上市财险公司2024年全年业绩情况也随之出炉。整体看来,已披露利润数据的75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52.6亿元净利润,有可比数据的74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77.2亿元净利润。
75家披露利润数据的财险公司中,共有58家在2024年实现盈利,其中仅1家净利润超10亿,另有3家净利润超过5亿,38家净利润则不足亿元。
具体来看,2024年,国寿财险占据非上市财险公司净利润的榜首,全年实现1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7%。同期,国寿财险实现保费收入1109.26亿元,支付赔款767.79亿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11.62%。
排在第二位的中华联合财险,实现9.4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幅超四成;英大泰和财险、鼎和财险分别实现净利润8.78亿元和7亿元,均较上年有所下滑,分列第三、第四位。
紫金财险、中原农险盈利在2024年均实现大幅增长,分别实现4.83亿元和4.22亿元净利润;华泰财险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4年实现4.03亿元净利润,与上年基本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除中原农险外,国元农险、阳光农险、安华农险等专业农业保险机构去年利润也都保持增长趋势,分别实现净利润3.73亿元、3.73亿元和2.05亿元。
尽管行业利润表现整体上行,但多数险企仍处于微利状态,共有38家险企利润不足亿元。其中不乏实现扭亏为盈的险企,如大家财险,在2023年亏损3.45亿元后,2024年实现0.25亿元净利润;2024年盈利0.04亿元的燕赵财险,在上年亏损超4.5亿元。
在马太效应严重的财险业,中小财险公司在体量、服务网络、经营成本方面均难言优势,但好在近年来持续探路专业化、差异化路径,破除以往一味“上规模”的发展路径,寻求稳健发展之路。
亏损榜单之中,申能财险2024年出现24.57亿元净亏损。2024年1月16日开业的申能财险,由申能集团牵头设立,注册资本100亿元。同年8月,申能财险获批受让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10月,申能财险完成对天安财险保险资产的受让,包括但不限于保单赔案、信息系统、员工队伍、机构网点等,同时继承、延续了既往的承保、理赔与服务经验。背负昔日“包袱”而行的申能财险,还需要更长的时间线来观察其发展。
近6成险企综合成本率优化,比亚迪财险综合成本率仍居高
2024年非上市财险公司利润的整体性回暖背后,一方面,与投资端收益向好驱动相关。据业内统计,非上市财险公司2024年度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96%,同比提高1.83个百分点。
对于财险公司而言,承保端成本的把控更是提升长期盈利能力的关键。2024年,共有42家非上市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数据实现优化,占有可查数据险企的58%。
以2024年数据来看,剔除数据不适用的劳合社,综合成本率高于100%的险企共有54家,低于100%的则有20家,仍待继续压降。其中,17家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高于110%,37家处于100%-110%区间,12家险企综合成本率低于100%但高于90%。
从公司层面来说,综合成本率最高的,是焕新设立的比亚迪财险。以造车新势力的身份入局保险业,比亚迪旗下的比亚迪财险除其承接易安财险业务的独特属性,还作为新能源车险布局者的观察样本而受到业内关注。2023年,比亚迪财险分别完成增资与车险业务的获批,2024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又披露关于比亚迪财险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条款和费率的批复。
2024年,比亚迪财险综合成本率308.81%,虽然仍远高于行业平均数据,但较2023年11242%有明显优化。2024年,综合成本率数据高企的同时,比亚迪财险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分别为233.92%、74.88%,而手续费及佣金占比仅有0.01%。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阶段性地出现了出险率和维修成本较高、部分车型保险风险与价格不匹配、少数车辆投保不畅、部分车型保费较高、新能源车险经营持续亏损等现象。今年1月,四部门推出《关于深化改革加强《下载BOB体育》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动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个改革出招,系统化解目前存在的新能源车险经营持续亏损等难题。政策推动之下,新能源车险的经营成本,有望有效压降。
比亚迪财险之外,广东能源自保、渔业互助保险2024年综合成本率均相对较高,分别为219.48%和194.53%,主要与自身机构属性相关/太平科技保险2024年综合成本率141.35%,也相对较高,但较上年的173.8%已有明显调降。
同期,美亚财险、中铁自保、苏黎世保险、日本财险、中石油专属保险、东京海上、中远海运综合成本率则较佳,均未超过90%,在承保端实现盈利。
责任编辑:曹睿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