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7月8日,有上汽飞凡R7车主对上汽飞凡、捷能智电发布了维权公开信,引发了市场关注。
公开信显示,该车主是2022年飞凡R7上市时订购的老用户,购车时飞凡承诺到2023年建成300座换电站,但实际上到目前只有26座投入运营。此外,该车主还在购车时加入了飞凡RBS租电计划,其每月电池租金高达1260元/1560元,远高于同行。
此次维权的原因是车主支付了两年的租金,却因为飞凡换电站布点远不及购车时的承诺,因而无法获得相应的服务,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
事实上,此次维权公开信提出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可能性很低。
自诞生以来,飞凡汽车及其前身三次更名,品牌缺乏存在感,独立运营后推出的R7、F7等新车型又因产品力不足,在持续深入的价格战下,月销量最低跌至仅百余台,比定位更高的上汽同门品牌智己汽车还差一大截。
更让人担忧的是,维权信还提到飞凡很可能“不会再有新换电站上线”。实际上,考虑到蔚来月销量超过2万,已建成换电站达2439座,两者均为飞凡汽车的百倍,却仍处于巨额亏损中,因此在销量长时间低迷的情况下,不再新建换电站应该说并不意外。
而由于使用不便,未来消费者购车无疑将更加谨慎,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销售压力,不断的负反馈之下,飞凡汽车翻盘希望也越发渺茫。
品牌缺乏存在感叠加产品力不足 新车型上市后接连滞销
因品牌力和产品力存在严重问题,尽管背靠上汽,但飞凡汽车实际上一直是新能源大潮中的边缘品牌。
三次更名大大削弱了品牌存在感,独立后的飞凡汽车产品力不足的问题却仍在延续。
2022年10月和2023年3月,飞凡汽车先后推出了新车R7和F7。两款车都是依靠堆砌配置,在刚上市时换来了一两千台的月销量。
然而,随着行业价格战的持续深入,以及飞凡频发的产品质量问题和由此带来的大规模维权,飞凡R7和F7口碑先后崩塌,销量迅速滑坡。
上汽官方已经很久没有公布飞凡汽车的销量信息。根据第三方平台的统计,今年5月,飞凡F7的销量为212辆,飞凡R7销量仅为68辆,合计不足300辆,不仅与月销量动辄万台的竞品差距巨大,甚至连定位更高的同门品牌智己汽车的零头都不到。
疲弱的市场表现,让飞凡汽车不断陷入“裁员”、“合并”等负面传闻,一时间,飞凡似乎已成为了上汽集团新能源转型战略里的“弃子”。
今年3月,飞凡汽车首次向外界回应质疑称,“近期网络上有一些关于飞凡汽车的不实传言……未来飞凡仍会保持独立运营”。
然而,如果只是销量不振,或许尚有一丝翻盘希望;但对于坚持换电路线的飞凡汽车而言,最终成为“弃子”可能并非危言耸听。
换电站远不及承诺新建再陷停滞 警惕沦为上汽“弃子”
飞凡汽车不仅销量断崖式的下跌,换电站建设也陷入停滞。
车主在维权公开信中称,飞凡汽车承诺2023年投建换电站300座,2025年投建近3000座,而至今仅建成26座,其中17座位于上海。此外,目前已有半年时间没有任何新站上线,且车主们得到的消息是,“今后不会再有新站上线”。
而与此同时,飞凡车主们还在忍受每月1260元/1560元的电池租金,却几乎没有享受到换电服务。对此,车主的诉求包括降低电池租金、无换电站地区停收服务费,明确建站规划,未换电车主买断电池停收“手续费,补偿金”,否则将法律维权。
不幸的是,此次维权公开信提出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可能性很低。
以同为换电路线的蔚来为例,今年6月,蔚来汽车单月销量已超过2万台,截至6月底,蔚来建成的换电站达2439座,蔚来的月销量和换电站建成量均达到了飞凡汽车的百倍,而即便如此,蔚来去年亏损211亿,今年一季度续亏53亿,仍处在持续巨额亏损中。
今年5月,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4.9%,其中汽车制造业降幅高达7.5%,是拖累工业总产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上汽集团经营表现不力,尤其是新能源市场领域毫无建树,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微乎其微,是上海汽车制造业产值显著下降的重要因素。
作为上汽集团唯一全资《yb全站官网》的新能源品牌,飞凡汽车始终在上汽乘用车体系之内,技术研发由上汽研发总院提供支持,生产由乘用车分公司代工,其持续疲弱的销量表现,显然无法让本已陷入困境的上汽,再投入更多资源建设新的
换帅半年,飞凡汽车仍无任何起色。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