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股研究社
多空激战的一天,今天恒指开盘后一路高走,盘中最多涨2.26%,顺利站稳了23000,但下午却有点上涨乏力,指数迎来了小幅跳水。
尽管近期中概股已有非常显著的涨幅,但拉长历史周期看,我们仍处于AI时代的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美国AI袪魅,中国AI在狭缝中突围。DeepSeek可以被看作中国科技领域的“上甘岭”,实现了自主创新与突破。
越是到这个时间段,猫哥觉得就越要冷静,毕竟就算是牛市来了,股市也不会一直涨,每天都涨,经历震荡之后的上涨,那才能行情持有。现在如果有回调,未尝不是好事。
【走势复盘】
今天高开低走,就从技术形态看,恒指已经涨到前高阻力位,这个位置必然是有一些阻力的,很多去年10月被套牢的,现在终于解套,肯定是想着远离这个市场,但猫哥认为,他们可能会错过下一轮的上涨机会。
DeepSeek的成功让投资者看到了中国取得《欧预赛出线队伍》的其他进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投资者似乎第一次对中国牛市正在形成这一观点持开放态度”,但经历一波大涨之后,很多投资者也开始冷静下来
【操作回顾】
1、加仓了一些B站和快手。这两家公司接下来很有可能会成为炒作的对象。最近中概股都是在各种对标美股七大巨头,NFLX不是七大巨头里面的,但NFLX今年也是无脑新高,资本市场可能会去找对标NFLX的标的。
2、阿里巴巴和港交所继续持有。这两大龙头猫哥暂时不会有任何动作,继续持有到这一轮中概股牛市结束。如果牛市继续的话,阿里必然还是领涨的龙头,抱紧龙头不会有错的。
3、布局了一些恒指熊。港股有跳水的迹象,现在仓位不算低,所以要考虑大幅回调的风险,买点熊证,这样即使未来几天大幅跳水,也可以让损失可控。
【行情推演】
当前最关键的节点就是中概股财报,尤其是中概股两大龙头阿里和腾讯的财报,这是决定后续能否持续上涨的关键驱动因素。
我们复盘美股七大巨头的上涨逻辑,一开始只是炒作概念,但后续七大巨头开始分化,主要是AI商业化变现。中概股龙头必然也会经历一样的轨迹,尤其是阿里云这季度的盈利能否加速增长,这是核心中的关键。
1、瑞银预计阿里Q3营收将同比增长5.5%,战略执行得当将释放长期价值
瑞银发布对阿里巴巴025财年第三财季的业绩前瞻报告,该行预计阿里巴巴营收为2745.5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16.1%,略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2787.79亿元。阿里巴巴将于2月20日美股盘前公布业绩。
调整后EBITA预计为532.64亿元,同比微增0.8%,利润率19.4%,较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但较前一季度提升2.2个百分点。非GAAP净利润预计为464.41亿元,同比下降3.1%,每股收益(EPS)为19.5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9.8元。
瑞银研报指出,阿里巴巴在过去一年实施了多项战略调整:1)非核心资产剥离:包括退出部分线下零售项目及边缘业务,聚焦核心电商、云计算、物流三大支柱。2)股东回报强化:通过回购计划累计回购金额达历史新高,2024年股息支付率提升至30%,叠加股票回购,全年股东回报率预计达5.2%。3)组织架构优化:六大业务集团独立运营后,菜鸟、云智能等板块的决策效率提升,但管理复杂度增加带来的协同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瑞银测算,若加回净现金及投资资产价值,核心业务隐含估值较当前市值存在显著折价,认为战略执行得当将释放长期价值。该行还给予阿里巴巴“买入”评级,美股目标价140美元(对应港股136港元)隐含2026财年PE 18倍。报告强调,若宏观经济企稳、竞争格局改善,估值倍数存在上修可能。
2、中国十大科企回报率超美股“七巨头”?暴涨之后估值水平依旧诱人
在美股科技股高估值增长乏力的同时,对于外资巨头来说,中国资产正从全球资产配置中的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低位反转趋势的中概股成为2024年四季度国际机构加仓的重要方向。
智慧树投资公司的股票策略主管Jeff Weniger发文称, 中国十大科技股(Terrific Ten)的崛起对美股“七巨头”(Magnificent 7)形成挑战,市场格局正悄然变化。去年9月底声称要“Buy Everything”的亿万富翁David Tepper,去年年底大举增持阿里巴巴。
3、DeepSeek改变一切!高盛提出中国股市投资新框架
DeepSeek引发了对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高盛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股市AI投资框架。首先,高盛将总市值14万亿美元的中国股票划分为AI科技和非科技两大类;
其次,在AI科技领域,将6万亿美元的市值,根据它们在科技供应链中的行业分类和业务性质,进一步细分为半导体(包括软件设计)、基础设施(硬件、数据存储、冷却系统)、数据与云(例如互联网平台公司)和软件与应用(自动驾驶、生物技术、人形机器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等);
第三,在非科技领域,将7万亿美元的市值划分为:1)收入增强者,由于它们在未来的增长投资(即资本支出和研发)相对较高,可能会增加增量收入;2)生产力提升者,鉴于它们的劳动密集型成本结构,可能会通过技术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最后,高盛将各种子行业和主题群体按照它们对英伟达和META的相对价格敏感度进行排序,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行业和AI代理在科技世界两大主导趋势——资本支出和应用——中的交易程度,并协助投资者在生态系统中获得合理的敞口,因为动态正在发生变化。
责任编辑: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