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
随着长沙公布了经济数据,“万亿俱乐部”城市2024年的经济成绩单全部出炉。
过去的一年里,许多城市取得了新的突破。例如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5万亿”城市,重庆超越广州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城,宁波超越天津正式晋级第11位。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2024年有1座城市新晋级“万亿俱乐部”,为河北省唐山市。6座城市的排位较上一年有所上升,分别为重庆、宁波、福州、合肥、西安和南通。不过,增速方面排名第一的泉州,由于2023年经济总量调整后被西安超过,尽管2024年增速较高,但排名仍然下降了1位。
曾经,“万亿俱乐部”被认为是中国经济表现最佳城市《真实赌钱棋牌》的代名词。不过截至目前,全国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城市共有9个,GDP在1万亿—2万亿元的城市已经有18个。回溯十年前,2015年GDP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仅有11个,为目前GDP超过2万亿元的9个城市再加上天津、南京。一定程度上,这也意味着“2万亿俱乐部”成为当前衡量中国经济发展领先城市的标准。
6城排名上升
从各个城市的增速看,这27座城市中,2024年经济增速最高的城市是6.5%的泉州、6.2%的南通和6.1%的福州、常州以及烟台,均为过去五年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而在“2万亿俱乐部”中,苏州2024年GDP增速也达到6%,其次是5.8%的深圳和5.7%的重庆和成都。当然必须要看到的是,苏州2023年增速较低,仅为4.6%,是上述9个城市里最低的。而深圳和重庆去年增速为6.0%和6.1%,都高于今年。
从城市排名来看,增长最多的是福州,超越济南和合肥,上升了2名。福州和泉州一直是福建经济的“双子星”,也在2020年同时跨入了“万亿俱乐部”。当时,泉州GDP略高于省会福州,不过自2021年起福建省全面实施“强省会”战略,福州GDP连续四年超越泉州,稳居全省经济首位。
过去一年,每次季度GDP数据发布时,宁波和天津争夺中国经济“第11城”的话题都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天津2024年经济增速重回5.1%,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上看是比较令人欣喜的,但之所以被副省级城市宁波超越,是因为宁波的传统工业发展更快,尤其是港口吞吐量非常大。同时,青岛和天津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从超过5万亿的上海,到4.9万亿的北京,乃至2万亿的成都、武汉、杭州,都能看出产业的重要性。比如北京,虽然也有直播等软性的产业,但对GDP的贡献还是有限的,主要还是要靠实体产业。”他指出。
2024年底,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出炉、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后,国家统计局对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从目前万亿GDP城市的经济表现来看,此次修订对各个城市的经济规模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例如,上海2023年公布的GDP为47218.66亿元,未修订的背景下,以5.0%的增速计算,2024年GDP约为4.96万亿元。但经过上修,最终GDP达到5.39万亿元;唐山2023年公布GDP为9133.3亿元,修订为9546.0亿元,在5.6%的增速下成功晋级“万亿俱乐部”;而西安2023年GDP上修了745亿元后,尽管2024年增速仅为4.6%,但仍然超越了增速6.5%的泉州。
广佛如何“翻身”?
另一方面,今年增速较低的广州、佛山,排名也均有所下降。广州被重庆超越,而佛山也从上一年的17名下降到20名。在广东省内部的21座城市中,另外两座万亿城市深圳、东莞则是省内增速的前两名。
广州市统计局表示,当前,广州经济结构进入转型升级阵痛期,需正视旧动能支撑减弱、新动能仍在培育,模式转换、动力接续带来的经济增长结构性调整压力。对于承压较为严重的领域,广州市统计局也明确指出,汽车制造业受燃油车占比较大影响,目前仍处低位。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支柱产业中,仍处于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的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2%。
而佛山增速偏低则是受到房地产下行、进出口形势等宏观因素的影响。此前,佛山市统计局在2024年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中指出,佛山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过去两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叠加房地产下行影响,今年稳增长压力加大。一季度佛山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1%,规上工业增加值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金属制品业、陶瓷压机等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增加值不同程度下降。
“当前的广州,正处于动力转换期、优势再造期、新一轮大发展突破期。这些年我们做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塑优势的工作,布局了一批平台、项目、工程,播下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栽下的幼苗正在拔节生长。”在2月初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表示。
事实上,受到近年来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多、进出口短期波动的影响,“外贸大省”广东的部分城市在经济增长方面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挑战。例如东莞2023年增速2.1%,不过2024年又重回4.6%的增速,止住了继续下滑的势头。制造业基础雄厚的广佛两地如何实现转身,仍然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