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坤
“A拆A”计划尽管并不顺利,但歌尔微却似乎并未放弃上市计划。由于港股环境相较A股存在一定不同,以及港股市场融资能够扩大国际影响力,今年1月,歌尔微“弃A转港”。
但从最新招股书来看,歌尔股份与歌尔微在之前分拆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似乎并未悉数解决,遗留风险并未完全化解。尽管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规模有所回升,但近年来歌尔微的销售净利率却持续下滑,最新一期仅为7.43%。在这背后是歌尔微超7成芯片仍需要依赖对外采购,对第一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在50%以上。同时,歌尔微也似乎重走当年歌尔股份依赖苹果公司的老路,对苹果订单的收入依赖超60%,风险仍值得关注。
业绩尚不稳定、净利率明显下滑 超7成芯片仍依赖对外采购
歌尔微是歌尔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专注于MEMS(微机电系统)器件及微系统模组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歌尔股份体系内唯一从事微电子相关业务的主体。
目前歌尔股份对歌尔微的持股占比达到83.4%,为控股股东,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同为姜滨、胡双美夫妇。由此来看,歌尔微与歌尔股份仍关系非常紧密。
在前几年试图冲击A股上市但失败,尽管存在一定的外界阻力,但歌尔微电子本身的业绩与经营问题或仍是主要原因,而这一问题至今或仍未得到完全解决。
据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前三季度,歌尔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21亿元、30.01亿元、32.6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为-6.78%、-3.85%、52.17%。可以看出,2022-2023年歌尔微的营收规模止步不前甚至有所下滑,直到2024年公司的营收才有所回升。
同时,盈利能力表现也并不稳定,报告期内实现期内利润分别为3.26亿元、2.89亿元、2.43亿元,其中2023年与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11.32%、8.04%。即便2024年有所增长,但却远不如同期收入增幅。经调整后,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79亿元、2.54亿元、2.83亿元,下降更为明显。同时,公司的销售净利率还明显下滑,分别为10.43%、9.62%、7.43%。
而从业务方面来看,歌尔微的业务线主要包括传感器、SiP、传感交互模组、其他等,将其产品销售给下游消费电子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尽管在招股书中,歌尔微表示公司大量投资研发活动,报告期间公司的研发支出分别为2.58亿元、2.64亿元、2.24亿元,但各类产品的核心部件芯片,却至今仍主要依赖对外采购。
招股书中,歌尔微表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搭载自研芯片的传感器的出货量为446.8百万颗,占同期总出货量的29.7%。换言之,歌尔微当前超过70%出货量的芯片仍需要依赖对外采购。
受此影响,歌尔微的上游采购供应商集中度极高,2022-2024年前三季度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71.1%、69.2%、71.9%,其中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比分分别为52.7%、47.2%及55.7%。或正是由于核心部件受制于人,歌尔微一直以来毛利率并不高,均低于20%。
“苹果依赖症”难解 与《外围足球彩票》歌尔股份仍“强”关联
上游依赖芯片采购,歌尔微在下游也仍然患有“苹果依赖症”。
需要注意的是,同样类似的问题也早在歌尔股份方面出现过,并且现实已经出现过“暴雷”。2022年之前,歌尔股份是果链的明星公司,依靠苹果订单曾经实现过收入的翻倍增长,而苹果的订单占比自然也水涨船高。但2022年苹果的“砍单”事件却直接引爆了对于果链依赖背后的风险。当年的歌尔股份不仅净利润“腰斩”、股价“雪崩”,且依赖下游大客户的问题也全然暴露给市场,一些问题甚至遗留至今,“砍单”事件后歌尔股份的业绩表现已经远不如前。
而歌尔微显然也“难逃此劫”,据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前三季度,歌尔微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3.56亿元、22.29亿元、26.09亿元,对同期收入占比分别为75.5%、74.3%及79.9%,可以看出,依赖程度愈发明显。其中,歌尔微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7.52亿元、14.84亿元、20.19亿元,对同期收入占比分别为56.1%、49.4%及61.8%。而根据公司此前的相关披露,这一最大客户也正是苹果公司。
更何况,除了“苹果依赖症”之外,歌尔微与歌尔股份之前的种种关联交易或也让其独立性仍存疑。2022-2024年前三季度,歌尔微向歌尔股份及其子公司销售货品金额分别为3.54亿元、3.69亿元、2.48亿元,同时,还存在自歌尔股份及其子公司采购商品及服务、自歌尔股份及其子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等关联交易。截至2022年-2024年前三季度的贸易应收款项中,来自关联方的分别为2857.5万元、8250.7万元、1.06亿元,金额明显扩大。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老年人如何做好防护?外围足球彩票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陆珊珊外围足球彩票
本报记者 岑科 【编辑:段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