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九江2月11日电 题:老年大学“90后”走红老师董福顺:让更多老人与时代同频乐活起来
中新网记者 姜涛 刘力鑫
“去年一直忙到除夕前一天,我们一家三口陪爸爸妈妈第一次在九江跨年,初二前往爱人河南老家看望岳父岳母!”春节假期结束以来,江西九江濂溪区老年大学“90后”声乐老师董福顺又投入一场元宵演出的排练。
时间拉回春节前,群众春晚、团拜会演出、政协会议……和整个2024年一样,随着年初一段老年大学课堂上,董福顺带领老人们整齐划一、动感活泼的上课视频走红后,忙碌是他的常态。
这一年来,成功破圈的董福顺,慕名报他班级课程的老人越来越多,还收到各种电视节目等活动邀约,在课程中融入各种公益助老元素,成为区政协常委参政议政……与老年学员双向奔赴的过程中,他也收获更多机会与成长。
银发教学路上的意外走红
回顾起自己与老年大学的渊源,董福顺感慨万千。“2017年大学毕业后,我是在少儿培训机构里上课,偶然的一次代课,让我走进老年大学,接触银发教育事业,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从小跟家里的老人生活在一起,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陶薇薇是九江市濂溪区老年大学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董福顺的学员,见证了他从加入老年大学的持续努力和走红后的整个历程。“董老师所带的班级从之前的两个增加到了五个,每个班都有将近百位老人。董老师的上课方法有趣且生动,他既有年轻人的活力,又有一种爱护老人的意识。”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普及,董福顺数年前就开始记录分享自己与老人们的课堂日常,去年视频走红后,粉丝快速增长至十几万。打开其主页,“四菜一汤”练声法、魔幻甩手操、呼吸操等创新教学方式比比皆是,其中也不乏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手机运用和老年防诈反诈类的作品。
一条置顶点《必发bifa线路》赞近130万的视频评论区里,董福顺和网友抑或老人儿孙们堪比说相声的幽默互动同样引发大量点赞。“老师,咱奶第一天来没哭吧?”“没哭,就属她嗓门大!”“老师,帮我们家丽芬把帽子摘了,别热着她。”“不让我碰,说里面有私房钱。”
谈及老年学员们的喜爱,董福顺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我的课堂上,他们是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我就是个孩子,以这种角度去上课,你会发现好像没有那么重的班味了,而且我不只是坐在那教唱,我是满教室跑,然后融入了很多养生动作,让他们觉得声乐课原来这么好玩。”
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幸福中成长
“去年我收到了全国各地与老年相关电视节目的邀约,还参与了银发主题的电视剧和短剧拍摄,上了脱口秀,也去了很多地方作经验分享。”董福顺坦言,生活一下子变得非常充实,自己也接触到了很多新的领域。
在董福顺看来,这有一些挑战,但这种磨砺也让自己收获了成长。“以前只是单纯的上课,现在等于是有了很多新的思考,每一次参加完活动回到课堂上,你会发现叔叔阿姨们会用期盼的眼神去看着你,让我讲一讲外面的经历,我觉得这让我的课堂也再次丰富起来。”
据董福顺透露,随着视频的走红,自己也受邀参与了当地组织的很多公益活动,为了方便教学,老年大学为其打造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室。步入其工作室,办公桌旁放着一把吉他,桌面上都是老年学员们的课后“作业”,有书法作品,有学习心得……
记者提议结合此刻的心境弹奏一曲,董福顺爽快地拿起吉他弹了一首舒缓的《爱的罗曼史》。“有一次我在浏览叔叔阿姨的作业时,音箱里放着这首曲子,窗外下着小雨,那种宁静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儿时的幸福时光。”
走红与忙碌背后 是家人的理解支持
因为董福顺的忙碌状态,其父母去年夏天专程从宁夏赶到九江替他照看小孩。“他走红以来工作越来越忙,整天就是这儿拍摄、那儿演出,担子和责任越来越重,所以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我们主要帮他照看下孩子,分担点家庭的负担。”董福顺的母亲杨津红告诉记者。
“我们也在渐渐步入老龄,看到他老年大学的这些叔叔阿姨这么开心喜欢他,我们也觉得很欣慰。”坐在一旁的董福顺父亲董全起补充道。
许可心是董福顺的爱人,对于董福顺的成长与走红也感触良多。“因为他小时候跟姥姥姥爷等长辈待的时间比较多,所以他对老人好像就是格外的亲近,比较念旧,有时候还总是会哼起姥爷唱的歌谣。”
2024这一年忙碌下来,其实对于家庭来说,董福顺渴望更多团聚时光。“孩子在慢慢长大,觉得对她的陪伴有一点少。新的一年,拿出更多闲暇时间陪陪孩子和家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银发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有力抓手。
这一年来,董福顺无论参加节目还是接受采访,一直在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银发教育事业中来,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希望和大家共同思考老年教育未来的方向,一起探索致力于让老年人与时代同频乐活起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