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领跑中国车市后,比亚迪又实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比亚迪营收达2011.25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登上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营收榜首。财报中,还有一条数据引发了大众关注,比亚迪资产负债率为77%。一时间,有不少人表示担忧比亚迪是不是面临债务负担过重的风险?甚至产生了一些误解。
然而知晓行业规律和财务知识的业内人士明白,“负债率≠高风险”,解读比亚迪的财务情况需要深入且全面,而不能仅凭单一数据就草率定论。
负债率77%,到底高不高?
其实站在行业的角度上,单就负债率这一项目指标并不能实际反映一个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
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企业需要在研发创新、产能扩充、市场拓展等方面投入巨额资金。从全球范围来看,汽车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国际上,福特、通用、大众等车企的负债率长期处于高位,如福特负债率达 84%,通用汽车为 75%,大众为 70%。国内主流车企吉利控股、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负债率也在 60% - 70% 区间。与这些同行相比,比亚迪 77% 的负债率处于正常范围,并没有偏离行业常态。
再将目光转向全球高端制造业企业,比亚迪77%左右的负债率亦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通用汽车为75%,通用电气为83%,而苹果和空客的负债率分别为84%和85%,戴尔与波音则更高,达到103%和117%。
从这两组数据中不难看出,国内外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率在60%-85%区间,全球高端制造业龙头企业资产负债率大多在80%以上。而当下,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快速普及,选择“ALL IN”新能源的比亚迪销量呈现翻倍式增长,要做大量投资布局,资产负债率必然需适度上升。
因此,负债率的高低并非评判企业健康状况的唯一标准。在汽车行业,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适度的负债率或许正是企业快速发展与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
负债结构健康,偿债游刃有余
据比亚迪2023年年报,其总负债5000亿。不少人忧心,但首先得搞清楚这些负债从何而来?更重要的是,要分清楚这些是否又伴随着沉重的利息负担呢?
在进一步深入剖析负债结构后,我们发现,截至2023年末,比亚迪向金融机构得借款、以及在资本市场发行的债务只有303亿元,有息负债在总负债占比只有5%,超过90%负债为无息负债。这些无息负债主要包括未到期的供应商货款、即将发放的员工薪酬、尚未缴纳的税费,以及合同负债。换句话说,比亚迪的绝大多数负债并不需要支付利息。
而同期,比亚迪经营现金流入6100亿元,其中4300多亿元用于支付无息负债,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仍有1700亿,显示出其强大的资金实力。
由此可见,比亚迪绝大部分负债是无息负债,无须利息,也不会给企业经营带来资金压力。同时,比亚迪经营性现金流明显高于无息负债,进一步显示了稳定的偿债能力。
此外,比亚迪账上现金的利息收入甚至超过了有息负债的利息支出。2023年比亚迪的财务费用为负15亿,显示出其资金运用的高效性。
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末,比亚迪的有息负债已进一步下降至214亿元,在总负债中的占比仅为4%,这再次体现了其财务状况的稳健。
未来发展,底气何来?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内普遍认识到,只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才能稳坐领先宝座。
而汽车作为典型工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受到规模制约,产量的多少,往往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获得成本优势。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资产负债率则成为了一个微妙而关键的因素。
2024年,比亚迪的业绩持续攀升。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2.5亿元,同比增长18.9%;净利润252.4亿元,同比增长18.1%。前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超320万辆。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不《手机购彩彩神首页》仅为比亚迪的盈利能力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支持。比亚迪能够通过自身经营产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无须过度依赖外部融资。
同时,其相对健康的负债结构也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财务压力。这些负债大多随着业务增长自然产生,而非通过高风险的外部融资积累,因此相应的财务风险也较低。
此外,高营收还使得比亚迪能够缩短供应商的账期,从而更好地保障供应商的权益。对比2023年多家车企的年报数据,比亚迪向供应商的付款周期仅为128天,低于上汽集团的140天和长城汽车的163天。这一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与供应链的韧性。
由此可见,比亚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实现了高营收、高利润的持续增长,这为其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基础;同时,公司构建了稳健且高效的产业链体系,确保了成本控制、产品品质与供应链的稳定,三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
因此,无论实际负债情况还是长期发展表现,比亚迪都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康庄大道上。不应该因为担心负债就放缓创新脚步,舍本逐末,放弃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