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作为个人养老金“货架”或“准货架”上的保险产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2022年收益业绩如何?根据已披露数据,证券时报记者查询到的12家保险公司13款专属产品的结算利率显示,各产品稳健账户的结算利率在4.0%~5.15%,进取账户结算利率在4.5%~5.7%。
在2022年股、债市均有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不少权益和固收资管产品的收益均为负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结算利率显然超出了预期。
结算利率均逾4%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截至2022年年底,至少已有6家寿险公司、6家养老保险公司获批13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截至2023年1月10日,各公司均已在官网披露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2022年的结算利率。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设有“保底+浮动”的收益模式,产品都提供稳健型、进取型两种不同风格的账户供客户选择。其中,稳健账户的资金更多配置固收类资产,收益稳健;进取账户的资金会平衡做好各类资产配置,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会相对更重一些,对波动有较大容忍度,以取得更高收益。
上述13款产品中,稳健型账户2022年年化结算利率在4.0%~5.15%之间,进取型账户年化结算利率在4.5%~5.7%之间。整体上,相较2021年的年化结算利率,专属产品2022年收益有所降低。
从2022年情况看,太平养老的太平盛世福享金生的进取账户结算利率最高,达到5.7%,其稳健账户结算利率则为5.1%。国民共同富裕的两类账户结算利率也较高,稳健账户结算利率为5.15%,为上述产品最高,进取账户结算利率也达到了5.6%。恒安标准养老信天翁·启航的收益表现也较突出,稳健账户的结算利率为5%,进取账户结算利率也达5.6%。此外,两类账户结算利率都达5%以上的还有泰康臻享百岁,其稳健、进取两类账户的结算利率分别为5.05%、5.5%。
结算利率即保险公司实际给客户结算的收益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专属产品2022年的实际收益均远高于最低保证利率。上述13款专属产品的稳健型账户的最低保证利率在2%~3%之间,进取型账户的最低保证利率则在0~1.2%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结算利率仅为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2022年的收益水平,不代表今后投资收益水平和发展走势。
2022年“高收益《FB体育登录入口》”解密
在2022年股、债市均有大幅波动的背景下,权益和固收类产品难免起伏,不少产品收益为负。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结算利率不仅悉数为正,且远高于最低保证利率,堪称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养老、恒安标准养老、新华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大家养老等养老险公司,都是在2022年最新获批开展专属养老产品试点。这些公司的专属产品于年中或年尾获批,普遍于去年下半年才开始销售,因此这些产品的2022年结算利率为年化利率,泰康人寿的泰康臻享百岁B款也属于此类情况。
有养老保险公司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从投资时点来说,上述公司的专属产品账户没有经历去年3、4月份的股市下跌,反而可能抓住了去年最后2个月的权益市场机会,从而实现不错的收益。
如果说养老险公司的专属养老产品开展时间不到一年有一定特殊性,那么6家寿险公司则情况不同。6家寿险公司均为2021年首批参与试点,2022年首批6款专属养老产品都经历了完整年度,体验了资本市场的全年起伏,仍有4%甚至5%的结算利率,堪称稳健。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给出了分析。他们认为,保险公司擅长资产“配置”,会锚定负债端成本要求去做投资,具备实现复杂环境下仍保证正收益的经验。也是基于此,专属养老产品的两类账户才敢于设定最低保证利率,即无论把资金投向哪种账户,无论市场环境如何,专属产品都保证不亏损。
更重要的是,专属养老产品属于第三支柱政策性的试点产品,各家保险公司都很重视,都会通过多种途径力争更加稳健和良好的收益。比如,尽量投向一些资质良好的资产,确保扎实起步;在业务初期,专属产品的账户资金较少,保险公司也会加入一些自有资金作为启动资金,以便于实现更好的投资操作。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专属养老保险产品的结算利率总体上代表了产品账户的投资收益情况,但这不代表保险公司整体的投资收益。他们预期2022年专属养老产品的结算收益,会比保险公司整体的投资收益率更高一些。
根据银保监会要求,专属养老产品的投资组合收益水平应反映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保险公司应按年度结算投资组合收益,以每年12月31日24时作为当年投资组合收益结算时点,并在1月份的前6个工作日内确定并公布上一年度投资组合的实际结算收益率。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4.8万亿保险资金2022年前三季度的年化财务收益率为3.47%。
责任编辑:吕成飞
明德启智FB体育登录入口
日前,国家开发银行制定印发《国家开发银行支持东北全面振兴2023年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提出,国家开发银行要围绕东北全面 ♌振兴实现新突破的目标♈,聚焦东北“五大安全”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关 ♒领域,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着力提升中长期贷款发放占比 ☸,推动“十 ♋四五”期间东北振兴贷款余额稳定增长。(记者刘羽佳)
本报记者 郝丽娜 【编辑:佐佐木小次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