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8日电(甘甜)4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结束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
此次访问期间,马克龙同中方领导人就中法关系、经贸合作、全球性挑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交换意见,共同见证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的签署。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马克龙希望通过访问深化法中两国合作,同时传达欧洲的想法,促进中欧关系回暖。在大变局背景下,相信两国能够找到更多共同点,推动双边关系回暖,也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两大考量
倾听中国声音、加强双边合作
此次访问,是马克龙时隔3年多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国对外交流全面重启、2023年全国两会成功召开后,欧洲国家元首首次访华。
4月5日,马克龙在法国驻华大使馆明确表示,欧洲必须抵制那些减少对华贸易和外交联系的言行,称与中国保持对话至关重要。他还驳斥有关中西方之间紧张关系“不可避免地呈螺旋式上升”等说法,“无论如何,我不相信,也不想相信存在这种情况。”
丁纯表示,法国长期跟中国维持比较积极的双边关系,再加上作为欧盟的“法德轴心”之一,继德国总理朔尔茨2022年《台湾宾果pc28是官网吗》访华之后,马克龙的来访是情理之中,但他访华的时机较为特殊,有两大考量。
一方面,丁纯分析说,欧洲不仅正在承受乌克兰危机的冲击,还面临危机外溢所导致的能源、通胀等多重压力。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比较稳妥地政治解决危机,而中国提出的劝和促谈、政治解决,受到关注。马克龙希望通过访问传达欧洲的想法,并进一步倾听中方立场,帮助推动危机的解决。
另一方面,丁纯注意到,马克龙带领包含60多位大企业负责人的“豪华代表团”访华,并到访广东等新兴产业、数字经济非常活跃的地区,表达出他希望促进中法两国经贸合作的愿望。
近年来,中法双边贸易额实现较快增长,航空航天、农业食品等领域合作取得重要成果。而马克龙此访期间,中法合作再迎多项新成果:签署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将深化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传统合作,培育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合作增长点,包括共建碳中和中心、加强人才联合培养等。
丁纯认为,相信通过马克龙此次访华,中法双方能够进一步了解对方观点,在当前地缘政治冲突、世界经济政治动荡的大变局下,找到共同点与合作方向,达成内容广泛的协议,有力提升双边关系。
三方会晤
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关乎双方福祉,关乎全球稳定和繁荣。丁纯指出,欧洲政坛之所以掀起“访华热”,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多边关系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克龙希望通过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道访华,推动中欧关系的向上提升,助力乌克兰危机的解决。
4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法欧三方会晤上,马克龙表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需要欧中双方以相互尊重和坦诚谦逊的态度加强对话交流。双方应共同努力,不掉入“脱钩断链”的陷阱,开展平等互利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紧迫全球性挑战,不断深化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冯德莱恩则称,欧方尊重中国历史和文化。欧中进行坦诚和建设性的对话,保持欧中关系持续发展,对欧洲的和平稳定至关重要。欧中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彼此经济高度关联,同中国“脱钩”不符合欧方利益,不是欧盟的战略选择,欧盟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华政策。欧方愿同中方重启欧中经贸高层对话,推进欧中经贸关系稳定平衡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丁纯指出,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仅在经济上,且在诸多国际问题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欧洲多国政要近相继访华,是为了寻求进一步达成共识,并表明不能与中国“脱钩”的态度,不但继续对华的经贸联系,也寄望于中国帮助解决乌克兰危机等国际问题。
他进一步分析说,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欧洲对华认知存在明显错位,对中国所持的立场存在一定误解甚至曲解,部分原因在于“美国全面遏制中国战略”的施压和诱导。随着时事变迁,欧洲政治家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在全球的重要性,尤其是全球治理当中的地位。特别是通过访问,眼见为实,欧中双方能够以各自立场和观点进行沟通,这对欧中关系发展、加强相互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丁纯认为,欧洲不希望被美国胁迫,把中国变成其“战略对手”。因为欧盟由27个成员国组成,自由贸易全球化正是它的立身之本。欧洲人反复强调,希望能够有战略自主,不会被强制选边站。而美国把中国看成“战略对手”全面遏制,造成台海、“印太”紧张局势等,并非欧洲所乐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