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ST海越近期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不仅因财务造假行为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业绩预亏也让其经营状况雪上加霜,更面临着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处罚落地,*ST海越违规问题浮出水面
经查明,2021-2022年期间,控股股东高鑫金控实际掌控*ST海越。在此期间,高鑫金控组织、指使海越能源及下属企业通过向供应商预付货款的形式,将公司资金转出供自己及其控制的公司使用,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021年1-6月,占用金额达1.77亿元,到2022年全年,金额更是高达6.88亿,直至2023年4月30日,占用资金才全部归还。然而,*ST海越并未按规定及时披露这一情况,在多个定期报告中或是隐匿不报,或是披露不实。
不仅如此,公司还在收入确认上“栽了跟头”。2022年半年度报告因错误使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虚增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金额高达30.21亿元。
基于这些违规行为,浙江证监局拟对相关主体进行严厉处罚。对ST海越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600万元;对控股股东高鑫金控罚款300万元;对包括公司时任董事长王彬在内的多位责任人,分别处《亚美官网登录》以100万到50万不等的罚款。
业绩预亏叠加退市风险,*ST海越前景堪忧
早在2025年1月18日,*ST海越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就已让市场察觉到公司经营状况的严峻。2024年,公司预计利润总额在-4.4亿至-2.6亿之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8亿至-2.2亿。
营收方面同样不理想,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为15亿至18亿,相较于2023年的21.28亿明显下滑。2024年年末净资产预计为24.8亿至26.4亿,与2023年期末的28.69亿相比,呈下降趋势。
行业环境的变化对*ST海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传统能源行业整体下行,公司大宗贸易业务规模不断萎缩。碳酸锂市场价格的下跌,使得公司相关存货价值缩水,不得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3年进口商品贸易款项被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冻结,形成2.87亿大额其他应收款且截至报告期末仍未收回,这一情况不仅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还因计提减值准备,影响报告期利润总额约1.45亿。
1月25日,*ST海越发布《海越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更是让公司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由于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度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已于2024年4月23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若2024年年报披露后出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9.3.7条规定的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目前,公司各项审计工作虽在推进,但最终结果仍充满不确定性。
*ST海越的一系列违规行为,让不少投资者遭受损失。不过,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向公司索赔。江苏振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云律师表示,由于公司存在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以及错误使用总额法确认收入等违规行为,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部分投资者具备索赔资格。
责任编辑:韦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