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论坛是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指导下,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主办,北京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联合承办,通过线上方式举行的。
作为国内信用领域的年度盛会、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风向标,本届论坛全面展示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京津冀(晋)信用合作共建、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与信用应用的丰硕成果,邀请业界精英共同探讨了推进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发展思路。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姜广智表示,近年来,北京市社会信用建设水平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构建了社会信用政策制度体系和信用主体权益保护机制;大力推进了“6+4”综合监管机制建设;信用+创新应用突出;与兄弟省市密切配合,协同推进京津冀(晋)信用合作共建,在区域信用标准协同、信用信息共享、守信联合激励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他表示,下一阶段,北京将重点做好3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创新,坚持以“风险+信用”为核心,全面推进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信用监管,提高风险防范化解的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二是大力推进信用创新应用,鼓励社会机构在养老、家政、购物等更多领域开拓“信用+”创新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信用服务创新模式,形成规模;三是深入推进京津冀(晋)信用合作共建,不断完善区域信息共享机制、信用场景互认机制、信用奖惩联动机制,打造“信用京津冀(晋)”品牌。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彭雪海表示,《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2022年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新突
一是政务诚信建设取得突破,构建了政务诚信评价、监测、失信投诉举报、重点领域失信补偿救济、失信治理的全链条政务诚信工作机制;
二是信用监管在商务诚信领域发挥实效,全市37个部门出台了64个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文件,覆盖89类监管对象;搭建全市统一信用评估中心,形成了“1+m+n”信用评价体系,有力支撑了“6+4”综合监管机制建设;
三是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取得新进展,在16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信用服务“进大厅”,在全国率先建立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协同机制,“信用+医疗”“信用+地铁智慧安检”“信用+物业”等社会化创新应用深入推进。
四是信用信息管理应用实现新突破。北京市公共信用服务平台通过市大数据平台归集了企业信用信息10亿条,归集告知承诺等各类信用承诺信息216万条,归集自然人信用信息3.2亿条,建立教师、律师等14类重点职业人群诚信档案,支持社会机构开展“信用数据专区”试点建设,广泛吸引多领域社会信用数据,探索支持医疗、文旅等10多个场景化应用,已吸引数据企业20家、场景应用企业12家,培育信用大数据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