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奔跑的中国草》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福建教育社联合出版,首印3万册。
有读者评价称,“人生什么最美?一个人能走多远?林占熺及其团队告诉了我们。文艺作品什么最美?文艺工作者什么最美?一位文艺工作者能走多远?钟兆云告诉了我们。”
“中国草”奔跑不止
林占熺教授为解决菌业生产中日益严重的“菌林矛盾”这一世界级难题,怀揣梦想,无数次试验,发明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技术,在助力无数人摆脱贫困之余,也闯出了菌草改善生态之路,并在“一带一路”上大放光彩。如今,菌草已走出国门,为国际减贫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中国智慧,成为中国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新书发布会上,林占熺回忆道,1971年调到三明真菌所工作,当时从国外引进椴木栽培香菇技术。那时,为老区贫困地区贫困农民着想,提出探索“以草代木”使贫困农户脱贫的新途径。
1983年,林占熺为什么有“平坦大道”不走,却走上陡峭山路攀登的科研路?林占熺揭秘道,当年到闽西老区长汀县考察,扶贫需要发展食用菌生产,但“菌林矛盾”突出,“以草代木”发展食用菌课题与许多人介绍过,都很赞成。但十多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人开展这项实验。虽然当时校领导找他谈话,希望其往行政工作发展;但他还是选择了为老少边穷民众脱贫,而走上了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路。
“我深深体会到,菌草技术只有在中国才能产生,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能蓬勃发展。”在林占熺眼中,伟大祖国和人民给菌草人必胜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鼓舞和支持着菌草人,肩负自己的使命担当,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把这棵“中国草”传播到世界各地。
出生于1943年12月的林占熺仍奔跑不止、奋斗不息,奋斗在科研和生产一线。“我们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民族复兴洪流中的一滴水,最终汇入浩瀚沧海,融入历史篇章。”
为英雄书写歌唱
此书33万字,是作者钟兆云志在“为英雄立传,为社会立德,为民族立魂”的又一部精品佳作。该书中,钟兆云用文学的笔调、诗意的语言,客观地讲述了林占熺教授与草打交道,让“中国草”在世界奔跑、造福人类的故事。
钟兆云系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副主任、福建省作协副主席,迄今已有近2000万字作品在海内外问世,出版专著《刘亚楼上将》《辜鸿铭》(三卷本)《叶飞传》《我的国籍我的血》《海的那头是中国》《谷文昌:只为百姓梦圆》及乡村三部曲等40多部,含传记、报告文学、长篇小说、散文集、诗集,有作品被英译出版。
虽然20世纪90年代就知晓菌草,但钟兆云坦言刚开始创作时有些犹豫,“不仅因为工作繁忙,时间紧张,还因为林教授太知名,新闻媒体报道连篇累牍,山海情中的凌教授更让人印象深刻,还能写出新意来?”
“英雄理应讴歌礼赞,他们是民族不败的脊梁、社会进步的明灯,是超越时代的模范、后人景仰的先贤。”钟兆云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林占熺教授和菌草的故事令自己很感动,由此也希望用自己的文字让菌草的故事更完整、更深刻,不那么支离破碎。
在采访林占熺《yabo亚博网址》和菌草团队过程中,钟兆云曾跟随林占熺教授辗转前往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等地实地探访。钟兆云说,在连续采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从不同国家和地区暂回大本营的菌草人后,从他们的身上和所经之路,真真切切看到了什么是崇高的普通,什么是伟大的平凡。
“无数次被他们感动流泪了,林教授以自己和家人、团队的巨大牺牲铸就了让联合国叫好的菌草事业。”钟兆云说,“你能想到这样一位感动中国的专家,仍挤在100多平方米的老旧房子中,天花板因受潮霉迹斑斑,家用电器和家具都很普通老旧。”
面对参加新书发布会的福建农林大学学生,钟兆云寄语说:“面对在《奔跑的中国草》书里书外奔跑的林占熺老师和他的团队,我们有理由给自己加油、让自己加速,带着使命,带着对生活、对自然、对未来、对祖国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热爱,带着中国心,用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