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17日讯(编辑胡家荣)港股市场春节后延续强势并加速上涨,DeepSeek引发市场对科技股及中国资产的重估热情。
截至发稿,恒生指数跌0.06%,报22607.35点。
对于当下的情况而言,到目前的这个阶段,究竟谁成为了买入的主力军,外资的观点是否已经发生转变,本轮的反弹与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与相同之处,后续市场还有多大的上涨空间,这些问题都是投资者极为关注的。
首先回顾本轮反弹特征。与2023年“924行情”(恒指两周涨21.6%)相似,本轮上涨(春节后恒指涨11.8%)同样由情绪驱动,风险溢价贡献超10%。但差异在于,本轮行情高度集中于AI科技板块,而金融周期股及A股表现滞后。两轮反弹中,交易型资金和被动资金均为主力,主动外资持续流出,显示长线资金仍持观望态度。
资金动向:南向与交易型资金活跃
南向资金:春节后累计流入266亿港元,接近“924行情”水平,但分歧加剧(如流入阿里、流出小米腾讯)。
主动外资:延续流出趋势,未成为反弹主力。
被动资金:ETF流入19.4亿美元,规模远低于“924行情”的97.5亿美元。
交易型资金:对冲基金等短期资金或为阶段性推手,但其投机属性与长线外资逻辑不同。
为什么如此小范围个股上涨可以推动整体指数级别的反弹且大幅跑赢A股?
市场结构:港股龙头集中、整体市值较小,少数个股对指数拉动效应更强。
行业分布:港股科技股权重高,AI相关标的更密集。
指数规则:恒指个股权重上限8%,中小市值股上涨对指数边际贡献更大。
结构市特征:机会与风险并存
本轮反弹本质是科技驱动的结构性行情,优势在于无需依赖宏观政策刺激,但风险在于上涨基础狭窄,需持续产业催化。若AI趋势强化,可能复制2012-2014年(消费电子)或2019年(半导体)的结构性牛市;若预期落空,行情或快速收缩至核心标的。
未来空间:静态透支与动态潜力
短期压力:恒指风险溢价回落至6.15%,接近2023年初高点水平,技术指标显示超买(RSI达78.3)。静态测算显示,恒指合理点位约23,000点,若科技股情绪回升至2021年高点,或上探25,000点。
长期动能:AI产业能否兑现盈利、改善宏观叙事是关键。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稳杠杆”阶段(1月社融边际企稳),结构性行情或是主基调,全面上涨需两大条件:科技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或超预期宏观政策加码。
责任编辑:张倩
袁家海也认为,多地新建的煤电机组,若因市场需求或者新能 ♐源的挤压而使其利用率上不去,将会造成较大浪费。如果这些机组因 ⏩为未来气候风险持续扩大而提前关停或失去市场价值,企业还将面临 ⚽极大的搁浅资产负担。因此,各地应该从长远谋划,避免出现一边大 ☾建无需存款注册秒送58元低效利用 ♉,一边又将老机组简单关停的现象 ☸,造成资源的双重浪费 ❥。
兔年新春刚过,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 ⛎执行官弗朗索瓦-亨利o皮诺就带领旗下品牌高管,率先开启了中国 ♋行。接下来 ♈,卡地亚母公司历峰集团等奢侈品集团或品牌负责人将扎 ⚡堆到中国考察。奢侈品大牌除了布局国内一线、新一线城市,还开启 ⚓了“下沉”模式,LV、Gucci纷纷在南昌开店。
本报记者 春树 【编辑:夏明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