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年终述评⑥:粮食安全基础稳固
今年我国粮食再次高位增产,“大国粮仓”更加充盈,百姓的“米袋子”更加殷实。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夯实了基础。
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这是中央、地方和亿万农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我国继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确保高产稳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特别是主产区抓粮“两个积极性”,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保面积、保产量,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不过,我国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只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重大改进或突破,粮食产量才能再上新台阶。继党的二十大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后,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黄汉权认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自2009年启动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以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了1.1万亿斤、1.2万亿斤、1.3万亿斤的台阶。但上一轮规划形成的粮食生产能力潜力已经得到充分释放,需要通过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动员和吸引各方面资源要素,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市场供应稳定充足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通过综合施策、精准调控,有效保障国内粮食市场稳定供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粮食生产基础不《澳门皇冠8868》断夯实,粮食流通保持高效顺畅,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保障群众粮油供应。
从国内供应来看,今年粮食高位增产,为粮食稳定供应奠定了基础。分品种看,今年小麦产量1.36亿吨,同比增长0.6%;由于小麦饲用大幅下降,产需形势恢复到平衡略有余的常年水平。稻谷产量4169.9亿斤,虽下降2%,但连续多年产大于需,供应十分充足。玉米产量5544.1亿斤,比上年增长1.7%,由于我国严控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玉米供需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在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国适度进口部分粮食调剂余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进口粮食13316.9万吨,同比下降11.8%;进口大豆8052.6万吨,同比下降8.1%。从结构看,我国粮食进口以大豆、玉米以及替代品大麦等饲料原料为主。“我国应持续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黄汉权说。
节粮减损相当于增加粮食有效供给。今年以来,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全面推进粮食全链条节粮减损,粮食生产、储存、加工、消费等环节节粮减损取得积极成效。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据专家估算,正确使用装具的农户储粮损失由平均8%降至2%以内;国有粮食储备仓库粮食储藏周期综合损失率降至1%以内。
应对风险能力增强
面对粮食领域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经受住了疫情防控、灾害应对等检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当前,北京疫情形势复杂,但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秩序良好。这是由于北京近年来不断加强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沿北京六环“1小时生活保障圈”、沿京津冀“3小时应急保障圈”、沿环渤海“6小时应急响应圈”三道首都粮食安全保障圈基本形成,能够有效满足全市粮食消费需求。
近年来,我国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2983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粮食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应急配送能力方面,推动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地级市全覆盖,逐步形成由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构成的“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
充足的储备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稳压器”。近年来我国粮油储备不断充实,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口粮比例保持较高水平,保供稳价的物质基础扎实。同时,成品粮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15天以上。“近期,我们对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特别是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各地正在积极落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说。
经济日报
“AIGC时代 ⛼,我们要用 AI 的思维来思考这个世界。 ♏我们要理解 AI 的边界,知道它能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了解它 ⏫能为人类提供什么帮助 ♌,怎样更好地为人类所用;人类可以释放哪些 ⛷生产力,而更专注于人类自己该做的事情。”李志飞表示 ⛹。澳门皇冠8868
1月30日,重庆开行首趟返岗务工“直通车”现场。 重庆 ➡人社供图
本报记者 蔡国珍 【编辑:明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