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歌舞,成为交流的桥梁
1月底的德国哈瑙透着几分寒意,天空中飘着零星小雨,对于从小在温暖的潮汕地区长大的女队员郑梓欣而言,这样的气候着实有点不太适应。然而,当锣鼓敲响,那熟悉而有力的节奏,使她立刻忘记了自己正身处异国他乡,全身心地沉浸在英歌舞的世界里,寒冷的感觉也渐渐消散。随着她和队友们自信地舞动,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原本清冷的街头很快热闹起来。
身着盛装、整齐划一,在哈瑙街头,西门英歌队的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路过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投来好奇与惊叹的目光,轻盈欢快的节奏吸引了不少当地观众跟着鼓点一起舞动。哈瑙市民的热情让第一次在国外演出的郑梓欣印象深刻:“在现场感受到这样热情的氛围,我很激动,甚至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本次活动是女子英歌首次‘出海’,由西门英歌队首创的‘男女英歌对打’也在海外首次亮相。”西门英歌队总教练陈坍鹏介绍,2022年首创的“男女英歌对打”将男子和女子队员融合编排,在广东潮阳街头亮相即成为“爆款”,备受欢迎。“这次将男子和女子英歌都带到欧洲,尤其是女子英歌是首次到国外演出。希望让外国观众知道我们中国的女子与男子一样刚强,巾帼不让须眉。”他说。
作为潮汕地区第一支女子英歌队,西门女子英歌队成立于1952年。此次出国表演的女队员共有8名,大多为在校学生,此外还有来自幼师、护士等行业的队员,大家因为热爱英歌舞聚集在一起。
柔中带刚的女子英歌,粗犷豪放的男子英歌,两者同台共舞,相得益彰。在哈瑙市中心集市广场的格林兄弟雕像下,哈瑙—台州友好协会会长约尔根·朔伊尔曼第一次现场观看英歌舞表演,他激动地说:“让文化与歌舞作为民间交流的桥梁正是我们想要的。期待中德之间更强的文化纽带,期待这两个美丽国家的人民增进联系。”
朔伊尔曼表示英歌队在中国农历大年初一访问哈瑙并举行演出,为欧洲人的中国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带来新的活力。
春节来自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此次去欧洲,希望把中国春节的欢乐喜庆带给世界观众。”西门英歌队副教练吴燕花说,“以前总说想把传统文化带上更大的舞台,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让更多外国朋友看到我们广东潮汕的传统文化,感到很自豪。”
当地时间1月31日,正值农历大年初三,首届法兰克福欢乐春节庙会在市中心卫戍广场开幕。在众人满怀期待的目光中,作为开场表演的英歌舞一登场就迅速将现场的热烈氛围推至顶点。不断有观众朝舞台涌来,里三圈外三圈,短短几分钟舞台就已被团团围住。不少观众举起相机、手机,将这份来自中国的独特年味定格在镜头之中。
李想是本次庙会文艺表演的总导演,他兴奋地拉住刚刚从舞台上退场的英歌舞队员们进行合影。“英歌是接地气的表演,气势磅礴,感染力强,很多观众情不自禁地被拽着走,吸着走。”李想表示周围的德国朋友连连称赞“不可思议!太疯狂了、太释放了、太过瘾了”。还有德国人问他:“中国人都会这个吗?从哪里能学到?”
“春节来自中国,更属于全世界。”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总领事黄昳扬说。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随着春节在2024年12月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蛇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被赞誉为“最强春节气氛组”的英歌舞,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之一,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大放异彩。不仅登上了春晚舞台,为全国人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是漂洋过海来到欧洲,踏上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将最浓郁的春节氛围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世界。
“‘春节’申遗成功,为英歌舞这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圈’与‘出海’,提供了新的契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沈丹璐介绍道,继2024年春节普宁英歌亮相英国伦敦春节庆典后,此次已是广东文旅在春节假期第二次组织英歌队奔赴海外,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每一次‘出海’,都是一次文化的远航,让古老的英歌舞跨越山海,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沈丹璐说。
英歌是和平之歌,《第一的彩票app软件》应响彻五洲
当地时间2月2日下午,西门英歌队来到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这是在广东文化和旅游厅的组织下,西门英歌队新春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
在这条宽阔的大街上,队员们以凯旋门为背景,敲响手中的英歌槌,迈着豪迈的舞步,展现飒爽的舞姿,鲜艳的服饰随风飘动,仿佛一道绚丽的彩虹。大街两旁,人行道早已被闻讯赶来的观众堵得水泄不通。
“就算身处国外,也依然感受到了过年的氛围”,在队列之中,有一位名叫郭绮欢的队员,蛇年正好是她的本命年。“我看到很多华侨华人,他们看到我们表演的时候非常激动,许多小朋友摇动着中法两国的国旗,让我感到我们真的感染了许多人,让他们喜欢上中国的文化。”郭绮欢说。
据介绍,2月2日当天,以“欢乐春节满巴黎,龙狮贺岁舞香街”为主题的春节巡游活动吸引超过20万人一同感受这场春节文化盛宴。不仅是巴黎,从德国哈瑙的街头到法兰克福的广场,再到法国里昂的街区,英歌舞每到一处,都吸引大批观众。
“在异国他乡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让我们海外华人觉得特别骄傲,特别有自信心!”在法兰克福表演时,人群中,一位牵着孩子的母亲难掩内心的激动,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她稍作停顿,平复了下情绪,才微笑着同记者道别。
中德莱美文化艺术协会会长郑爱珍告诉记者:“这次表演给德国人民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对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英歌是和平之歌,应响彻五洲。”欣赏到精彩的英歌演出,里昂大都市副主席德罗曼也发出由衷赞叹:“中法两国都拥有灿烂的文化,这场演出是双方友好的生动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