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涂端玉
上半年业绩
多家中药《天天中3》企业成绩预喜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证中药指数已有超过20家成份股公布半年度业绩中报、快报或预告等。中药板块业绩靓丽,整个板块一二季度表现抢眼。据华泰证券统计,在近期中药企业发布的业绩公告中,大部分企业2023二季度扣非净利同比快速增长,部分企业基于提价或净利率提升实现环比增长,如片仔癀、东阿阿胶、太极集团等,63%的公司上半年利润预计超出全年Wind一致预测的50%、38%的公司超出全年预测的60%。
具体来看,净利润增幅为正的中药上市公司中,7家净利润增速超100%,太极集团、陇神戎发、天士力排在前列,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高分别增长340%、293.1%、274%。太极集团净利润5.63亿元,同步增长340%,位列首位。对于上半年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太极集团表示,公司加强品牌建设、全力拓展市场,加大了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等重点产品的销售;主打产品为复方丹参滴丸的天士力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0亿元至7.09亿元,扭亏为盈。该公司称,主营业务方面,主要系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全力拓展产品市场,加大产品销售力度,重点提升核心品种的增长空间,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利润相应增长;此外,康恩贝、西藏药业、吉林敖东实现100%以上增速,云南白药、东阿阿胶、上海凯宝、亚宝药业、方盛制药也都实现了上半年净利增长。
市场走访
明星药物“供需两旺”
太极集团净利润大增背后是旺盛市场需求在做支撑。“藿香正气水卖得特别好,最近我们有部分门店销量直接增长了一半。”金康药房总经理郑浩涛表示,和两个月前相比,近期包括藿香正气水等在内的防暑降温药销量增长达到三四成;记者在电商平台输入“防暑药”搜索发现,销量排前五的就包括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一款5.6元/件的藿香正气水月销超1万件。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突破2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超过50%。而有药店店员反映称,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就属于市场头部产品。
无独有偶,记者从广药集团、香雪制药获悉,本土中成药当中的“明星药物”今年开年至今持续热销。记者近期走访发现,广药集团旗下白云山和黄中药GMP车间十分忙碌,产品持续供不应求。“白云山板蓝根和复方板蓝根的合同订单合计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0%。上半年既存在流感病毒感染,也存在新冠病毒感染,市场用药需求大,板蓝根产品基本零库存,所以我们也在加班加点进行生产保供。”该药企介绍称,作为“广州药”,白云山板蓝根颗粒在全国拿下了六成市场份额。
香雪制药有关负责人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上半年旗下核心大品种如橘红痰咳液、抗病毒口服液等都卖得非常好,天气渐热之后,公司消暑产品供应也开始变得紧张,整体销量同比大增。就生产端而言,香雪藿香正气合剂、夏桑菊颗粒等暑季产品现在是即产即发,订单已经排到约一个月后,公司后续会加大生产。
下半年挑战
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关键
中药板块业绩为何持续强劲,这样的业绩是否可以持续?对此,中药ETF(560080)基金经理过蓓蓓认为,大众健康需求利好中药板块。中药企业今年一季度销售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趋势,感冒药、院内药等品类的销售均迎来恢复性增长;兼具医药、消费属性的中药板块在修复驱动下,业绩有望持续保持高增;另外,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创新药不断提速。
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仍在考验整个行业。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使得下游药企不断承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其最新指数为2299.61,相比2022年12月12日的1720.28,上涨幅度达到1/3。一家中药企业在近期调研活动中透露,今年二季度部分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生产不饱和,收入增长承压。华润三九方面表示,中药材价格今年有一定幅度上涨,对成本有一定影响;众生药业则通过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持续关注包括中药材在内的原材料的生产周期、供应情况和价格变动,根据需求合理采购。
记者观察
药企有条件就得“追根溯源”谋保障
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不排除有药企可以寻找具有相似功能的“替代品”来降成本,但这样的方式依然稍显被动、范围也有限;也有专家建议药企通过中药材联合集采、订单农业等方式来稳定市场价格,甚至可以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的方式来引导产销和订单农业,避免生产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