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34个交易日,2023年A股行情就将收官。
近日,各大券商纷纷发表研报前瞻2024年策略,引起市场关注。各家如何给出分析研判?投资者又该如何提前布局?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券商主流观点较为一致,比如,认为2024年经济复苏态势将加快,财政政策仍将加码;A股上市公司基本面有望迎来改善,市场整体机会大于风险;顺周期成为各家券商推荐配置的主线。
宏观面:5%增速成普遍共识
普遍来看,券商分析团队认为随着今年年末万亿国债的发行使用,叠加宏观经济数据逐渐改善,明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值得期待。
除了关注国内财政政策的落地,多家券商都不约而同提示要关注外部风险。浙商证券提示,2024年美国经济或仍将在“高利率”环境下维持韧性,在此背景下中美利差仍可能在历史极值的基础上进一步走阔,因此国际收支平衡的诉求可能促使国内基本面政策逐渐加强,通过基本面预期的改善缓解收支压力,财政、产业、货币三大领域将配合协同发力。
公司面:业绩拐点何时到来?
宏观经济面的不断修复和改善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不过,就当前来看,宏观面的修复尚未传导至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上。截至三季报收官日,共有528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实现总营收53.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归母净利润4.38万亿元,同比减少2.2%。对于明年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券商研报又给出怎样的看法?
“预计A股企业盈利将会重回两位数增长。”光大证券分析师团队指出,预计全部A股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将达到10.0%,预计全部A股非金融、全部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2024年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2.4%、13.0%。该团队认为,2024年,若实际需求企稳,叠加价格因素逐步改善,企业盈利有望迅速修复,同时名义GDP增速也将显著回升助力企业盈利改善。
同时,多家券商分析团队将目光投向企业明年的库存状况,认为若PP《Bsport体育》I指标出现显著改善,则是企业基本面走强的重要信号。“2024年初开始主动补库是大概率。”申万宏源分析团队认为,2024年全年的库存周期将呈现“前高后低”格局。具体而言,2023年第一季度工业企业营收环比连续处于历史高位,对应2024年初企业将开始主动补库;同时,考虑到2024初财政支出可能发力,对应2024年上半年主动补库存,2024年第三季度将逐步向被动补库过渡。
“预计2024年PPI同比将增长0.4%。”浙商证券给出判断,明年将摆脱2023年PPI深度负增的局面,四个季度预计增速分别为四个季度的预测值分别为-0.6%、0.5%、0.9%、0.6%。据此测算值来看,经过明年一季度的经济回升,二、三季度上市公司或迎来基本面改善。该团队认为,一方面,稳增长政策发力,平急两用、城市更新、产业基础再造等一系列抓手有望带动工业品需求回暖。另一方面,目前实际库存水平尚未触底,且产能利率用仍处于低位,从一定程度上抑制工业品价格的上行速率。
市场面:整体机会仍大于风险
尽管明年的经济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多数券商仍认为整体机会大于风险,并积极围绕2024年市场面及配置方向给出建议。“A股市场或将有较好的表现。”光大证券认为,展望2024年,岁末年初的春季行情或值得期待;整体来看,A股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相对低迷的表现之后,2024年A股市场或将峰回路 转,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多家券商给出明年A股市场的布局展望,顺周期板块成为关注的焦点。“预计2024年周期行业具备一定向上反弹的空间。”浙商证券宏观团队认为,未来A股市场或将继续震荡,结构性行情仍是主流,周期股相对受益,可关注周期板块;成长股方面,建议关注市场风险偏好的提振对其形成向上牵引力。
光大证券认为,顺周期板块整体业绩或将显著受益于名义GDP增速上行,其市场表现值得期待。目前大多数顺周期行业的估值与基金配置比例都处于相对低位,未来两者或均有一定的上行空间。具体到板块而言,经济修复叠加估值低位,食品饮料行业可作为顺周期风格的底仓。食品饮料行业表现与经济相关度较高,未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复苏,食品饮 料行情有望受到提振。此外,估值方面,食品饮料行业当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性价比较高。因此,食品饮料行业可作为顺周期主线的底仓。
中金公司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经济转型中顺应人工智能(AI)和产业自主趋势的成长板块,重点关注半导体、通信设备等科技软硬件行业;二是自下而上寻找需求率先好转,或供给出清的细分机会,如汽车零部件、部分商用车、油气及油服、贵金属和航海装备等;三是现金流充足、持续高分红的高股息资产,如电信服务、上游资源品和公共事业等领域。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总之首先是要把地方债务摸清楚,并逐步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地 ☸方政府隐性债务显性化 ⛺,Bsport体育让市场基于参与者各自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可 ➡承载能力自发催生风险缓释方案。
据央视新闻,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召开企业座谈会 ⛹。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 ♐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 ❣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吸引了众多关注 ⏳。
本报记者 何进 【编辑:郭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