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月30日电 题:非遗体验受留沪过年港人青睐
中新社记者 缪璐
2025年农历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非遗正当潮,不少留沪过年港人选择体验非遗技艺。
“这是妈妈给我做的兔子灯彩(花灯),是不是很漂亮。”来自香港的梁丽萍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非遗体验,会让3岁的女儿如此欢喜,逢人就要夸赞一番。
2014年,梁丽萍到上海读大学,随后在这里工作成家。这是她在上海度过的第四个春节。“香港和内地过春节的习俗差不多,都要大扫除、贴春联、吃年夜饭,我们也把香港过年的一些习惯带到了上海,比如在年夜饭上吃盆菜。”梁丽萍告诉中新社记者。
在保留这些传统节目的基础上,梁丽萍还想为这个春节假期找些“新玩法”。为入乡随俗,梁丽萍去了一趟上海豫园,并在九曲桥上,一边行走、一边赏灯,“上海过年有走九曲桥的传统,寓意把新的一年曲折都走掉,所以我特地去体验了一番”。
这趟九曲桥之行让梁丽萍萌生了体验非遗技艺的念头。梁丽萍说:“豫园的花灯形态各异,各种组合讲述不同的中国传统故事,我特别喜欢。我在香港的时候做过一次灯笼,也很想体验灯彩非遗技艺。”
梁丽萍制作的海派兔子灯,外形圆润可爱,象征着圆圆满满、吉祥如意,“从做架构,然后贴布,再到点缀,整个过程都需要很细致,很考验耐心。”梁丽萍期待,等女儿长大后,带她一起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灯彩。
梁丽萍正月初三将带一家人去广东开平,看碉楼和打铁花,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梁丽萍表示,自己很喜欢中国文化,“也希望我的孩子能从小耳濡目染,更多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她对自己的祖国有更深的情怀”。
如果说,非遗让梁丽萍的春节变得更有意思,那么,在香港人陈美婷眼中,非遗则让她在上海的这个春节变得有些“特别”。
陈美婷定居上海已有十余年,因为父母也长期居住于此,所以她几乎每年都在上海过年,这也让她觉得春节少了些新鲜感。陈美婷回忆道:“每年基本上都是吃年夜饭,边打麻将边看春晚。”
今年春节因为一条小蛇面人发生了改变。一次偶《01计划下载软件》然的机会,陈美婷在面人老师的指导下捏了一条卡通小蛇面人,她立马决定将其当作新年礼物送给父母,这也让一家人在年夜饭上有了一起探讨的话题。
陈美婷笑着说:“我爸妈虽然之前见过卖的面人成品,但他们还是对这项技艺充满好奇,非让我把制作程序完整讲一遍。”向父母科普非遗技艺的过程,也让她很有“成就感”。
“非遗这个词其实大家听了很多次,但真正自己上手去体验,我觉得还是挺不一样的。”陈美婷期待,未来可以解锁更多新的非遗技艺,“苏绣、糖画绘制是我目前最想学的”。(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 ⏩团队对全国范围内的千余名消费者开展了预制菜认知及消费意愿的调 ♍查,结果显示其中59.7%的消费者对预制菜有一定了解,了解较 ♍少或完全不了解的消费者仅为5.9%。01计划下载软件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 (李天佳 陈杭)2018年至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下称朝阳法院)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 ❍关联犯罪案件235件 ♒,案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当前 ⚓,侵犯公民 // ☹个人信息犯罪与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逐渐形成合流态势。犯罪分子以 ♐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为电信网络诈骗前提,再针对不同群体开展诈骗活 ⛎动,电信网络诈骗由广撒网式的“盲骗”向精准化诈骗转型,被害人 ➧愈加容易轻信和上当。
本报记者 郭金 【编辑:小林香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