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过去我国银行信用较多地进入地产开发、按揭贷款、国企融资。然而,在新时代新征程开启、产业升级的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正在或将要成为资源和人才的汇聚热点,银行信用支持自是不可或缺。银行业既要响应政策,也要履行社会责任,自然应加大信用支持力度。
确定了重点服务产业后,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决策机制,以及组织结构、人员队伍、内部激励都要围绕服务特定产业这个中心目标展开。不仅可以制定差别化的信用审批机制,也可以根据特定产业、技术的发展周期安排不同的风险识别和资产收益评估机制,如一些朝阳产业和特定前沿技术,提高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软件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资产评估水平和价值。
应创新业务开展模式。如实践中专《588购彩app下载》门针对小微企业开发的结构性或阶段性债务融资工具;为稳外贸而创设的信用证、外贸保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以及国际清算网点的新增布局;针对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实践中部分银行推出套期保值的衍生品对冲服务或互换类金融产品
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当然可以走得更远。传统意义上银行间接融资的定位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相互促进发展,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加快发展的格局下逐渐被冲淡。实践中,银行不仅可以投资,也可以承销特定债券,如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打造的专项债,在评定信用等级时可以合理适度加分,从而助力细分行业隐形冠军直接融资。银行也可以充当理财资金的受托人并开拓资产管理业务,资产管理资金可以投资债券或进行股票质押或股权回购融资。当然,金融创新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文件规范来进行,银行也必须合法合规、勤勉尽责地履行受托人义务。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银行业发展的根基和宗旨。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中,银行业应持续关注、识别和评估信用风险,防范风险外溢、累积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在宏观层面,还要防止信用这一稀缺资源只在金融业内部循环的内卷现象发生。
张汉斌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