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下滑依然没有扭转。2024年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再次被净赎回,规模跌至近年谷底附近。
不过,一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彰显出业绩爆发力以及获取大幅超额收益,再度征服不少基金持有人,近百只主动权益基金四季度获净申购超亿份。
主动权益基金再被净赎回
天相投顾统计了近三年内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变动情况。数据显示,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整体持续下跌,规模在2021年四季度达到近三年的规模峰值,为5.97万亿元;而后规模开始回落,2024年四季度较三季度再次回落,规模收于3.39亿元。
具体来看,积极投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2024年四季度分别被净赎回260.2亿份和1793.62亿份。
拉长周期看,天相投顾统计了近三年主动权益类基金指数的季度收益率,在大部分季度区间中,积极投资股票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基金指数、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指数未能跑赢沪深300指数。在2024年四季度中,上述三大基金指数中仅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
产品来看,近八成主动权益基金2024年四季度遭到持有人赎回。一些规模较大的主动权益基金成为基金净赎回主要对象。24只百亿规模主动权益基金产品遭到净赎回,17只百亿级产品四季度规模缩水超10亿元,如华商新趋势优选基金规模跌出百亿之列。
9只主动权益基金四季度份额缩水10亿份以上,尽管这些基金2024年均取得正收益,但是仍难获得所有持有人持有信心。
此外,112只2024年斩获20%以上正收益的主动权益基金均在四季度遭遇了净赎回。可见,不少持有人抱有“止盈”心态。
不过,整体上看,除了基金经理离职以及规模较大基金份额持续缩水等客观原因,主动权益基金被大规模净赎回的趋势已逐渐缓和,相信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很快触底反弹,重获基金持有人青睐。
近百只主动权益基金获净申购超亿份
2024年四季度,A股市场表现震荡,不过仍有不少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出众,获得基金持有人信赖,真金白银进行加仓。
从数据来看,2024年四季度仍有95只主动权益基金份额增加在1亿份以上。一些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仍能持续为基金持有人创造收益,2024年四季度以来共有超700只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净值站上历史新高。
招商优势企业A、华商润丰A、银华数字经济A、华商元亨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鹏华碳中和主题A等基金在去年四季度份额均增加了超亿份,最新净值均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弹性较大的主动权益基金开始在四季度大幅揽获投资者信赖。可见,越来越多风偏较高的资金开始重新拥抱绩优主动权益基金。
翟相栋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A四季度规模直接翻倍,该产品规模历史首次超过百亿元大关。王晓川管理的银华数字经济A规模从三季度末的不足2千万元直接增长至9.1亿元。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四季度规模增长数倍。2024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冠军雷志勇管理的大摩数字经济A规模亦增加数倍,四季度末超过了33亿元。
上述主动权益基金产品从默默无闻、在退市边缘徘徊的基金产品,一跃升至资金的“宠儿”,离不开其业绩弹性十足的进攻性。大摩数字经济A、银华数字经济A和招商优势企业A2024年分别取得了69%、50%和30%的正收益。
凭借任内年年实现正收益而被市场关注的华商基金基金经理胡中原,在2024年一路增加华商润丰A和华商元亨A2只基金的股票资产配置比例,2只产品保持不败战绩的同时,2024年业绩增幅达到30%左右。基金持有人也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2只基金产品规模大幅提升。
一度因业绩回撤而遭受争议的鹏华基金经理闫思倩,凭借2024年精准布局,在2024年底开始重新俘获基金持有人信赖,其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A规模实现数倍增长。
主动权益基金能否再度展现“魅力”
不难发现,在被动投资大发展的背景下,一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彰显出业绩爆发力以及获取大幅超额收益,再度征服了不少基金持有人。
主动权益基金和以ETF为首的被动投资均是市场上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两者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有券商分析师曾指出,主动权益基金抓住市场上行机会,通过稳健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可以推动投资者重新建立投资信心。
接下来,这些绩优基金经理对后市走势有何看法?《hao123彩票网》以及这些基金业绩持续性如何?或将成为决定主动权益基金能否止住下滑态势的重要因素。
展望2025年,王晓川表示,市场关注的重点是综合考虑内生动能、外部冲击和政策应对,名义增长能否回升。相信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效用下,好的因素会逐渐积累,经济回升预期会逐步抬升。基本面的预期回暖,叠加债券市场收益率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权益市场2025年或将迎来更多的资金青睐。看好人工智能板块在2025年的表现。从产业周期的角度看,AI终端/AI应用/AI+是未来诞生牛股的方向。
翟相栋认为,国内外科技领域出现诸多积极进展,如字节豆包的持续爆发、小米SU7的持续超预期表现、海外AI应用在多个领域的积极变化等。这也标志着自2023年起连续两年高强度的资本开支后,AI从模型训练阶段有望正式进入到应用落地阶段。基于此,大幅增加AI应用落地的配置比例,在计算机、互联网、AI硬件生态、智驾及机器人等方向进行了全方位的布局。
去年四季度,国内外机器人产业链共振,机器人板块整体表现较好,中证机器人指数单季度上涨7.99%。2025年开始,一大批国内外厂商都将进军人形机器人产业,部分公司可能推出现象级机器人产品并开始进行小规模量产,张璐认为机器人行业的“iphone时刻”或将来临,人形机器人板块是未来10年大级别Beta机会。机器人,可能是未来不可多得的,如同当年消费电子中苹果产业链、特斯拉电动车产业链——现象级的长坡厚雪大赛道。
责任编辑:杨红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