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作者:陆涵之
上海网约车司机孙磊换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后,产生了“上岸”的感觉。
他对第一财经表示,全职当网约车司机的8个月时间内,由于租车产生的费用,他每天都有接单压力。不同于坐班时公司负责五险一金,全职网约车司机并没有保障,也让孙磊产生了不小的危机感。去年年底经过几个月的寻找,最终孙磊获得了一份月薪7000元的工作,单位负责员工的五险一金让孙磊觉得更有安全感。
不少司机认为,网约车平台也有责任为司机提供相应社会保障。对于网约车司机这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监管层也在探索和推进相关保障举措。
保障靠自己
作为一直在路上的职业,网约车司机这一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
记者采访的数位网约车司机,都自己购买了一定保障。他们尤其看重涉及人身健康的医疗险和意外伤害险。此外,网约车司机也要为自己的养老提前规划。
分地域情况看,不少本地司机会选择自己缴纳五险一金。而外地司机则选择在老家购买一些保障,例如农村医疗合作险。此外,不少司机会购买网约车平台推出的商业险,并且认为平台推出的保险更适合司机这一群体。
来自安徽的网约车司机李清,已经在南京开了5年网约车。他在租车跑网约车以后没有自缴五险,一是因为价格较高,每个月的费用需要1000多元;二是因为李清并非南京本地人,他认为自己今后不会在南京养老,因此决定不自交五险。
李清表示自己一直在老家缴纳养老险、医疗险等,“老家的保险比较便宜,有多个档次可以选,我交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一年几百元。”据他了解,其他网约车司机也会在老家购买这类保险作为今后保障。
不同于李清这样的外地司机,本地司机会更倾向自费缴纳五险。
北京司机陈宇表示,在开网约车后他一直自费缴纳灵活就业社保。他表示,社保费用每年都在提高,已经从之前的每月1600元涨至将近2000元。以全年计算,陈宇目前一年的社保费用超过2万元。对此,陈宇表示“快不想交了,太贵了。”
“对于保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我的想法是如果不交社保,以后开不动车没有收入的时候该怎么办?现在交了社保,以后会有退休金,看病什么的也有医保。除非有家底可以不用担心未来的问题,不过有家底也不会选择开网约车了。”
南京网约车司机张琳在失业后选择开网约车,她认为网约车这份工作时间自由,多劳多得。作为本地司机,张琳也坚持自己缴纳社保。据张琳观察,周围的本地司机也会为自己交社保,而外地司机多数选择在老家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除了自己购买社保,也有司机购买了平台推出的保险。
成都网约车司机王馨表示,虽然自己会缴纳五险一金,但是也买了平台推出的一些保险。“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平台保险比较合理的地方是可以通过出单情况扣费,出单金额高那就扣得多,接单的收入低保险扣费也低,司机能有保障。”
佛山网约车司机林东在老家购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年花费在600元左右。与此同时,林东还购买了平台提供的重大疾病类保险,每天1元。但他没有给自己购买养老保险, “能不能活到收养老金都成问题。”不过,他同时表示,自己对养老有所规划。
陈宇并不认可平台推出的保险,他认为“这类保险说会提供保障,但是我们不知道出了问题之后是否真的有保障,赔偿是否麻烦。不如医保这类更可靠的保障,看病时该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
现在,司机更愿将钱抓在手里
和过往的收入对比,李清认为现在的市场越来越难。
李清目前的月收入相较于前两年几乎减半,而工作时间比原来时间还长。“目前我每个月流水大概1万多一些,去掉车租和充电费,一个月也就剩6000元左右。”
两年前一个里程为10公里的订单,李清的收入能达到25元,现在同样里程的订单到手收入仅在13到14元。李清观察到,过去平峰期1公里单价超过2元,现在平峰期有时只有1.3元。对于上述变化,除了竞争激烈外,李清认为行业中出现的订单转卖情况导致一个订单被多个平台收取费用,层层抽佣后让到手价格变低。“现在的物价都在上涨,但是唯独出行行业价格在下降。”
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司机最关心的还是当月的收入,而不是长远的保障。他们花钱买未来保障的意愿在降低。
李清称,现在“我不关注什么保障,我就关心价格,我一个月收入有多少钱。”
从职业规划看,李清表示很多司机都以网约车作为过渡,“我从19年坚持到现在,是因为过去这个行业挺挣钱的,现在收入下滑也在考虑转行,我们这个年龄肯定不会再出去打工了,会考虑自己做点小生意。“但是,做小生意的话,社会保障一样要靠自己。
王馨也明显感受到订单价格的下滑,“2021年我刚开始接单时,起步价超过10元,现在来自第三方平台的订单有时起步价仅为7元。”除了价格下滑,订单量也在下滑,王馨回忆刚开始接单时一天最多可以接20单,现在最多就15单。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王馨的每日流水有了很大下滑,“之前跑一天轻轻松松就有500多元的流水,现在200多元的流水都属正常。周末如果平台有奖励补贴,跑个10个小时可能有400到500元,周一到周四就算有奖励可能也只有300多元的流水。”
部分司机不愿意再自费缴纳社保,更愿意将钱抓在手里。张琳表示,从周围司机的反馈看,“有的人没有那么强的保险意识,有的人就觉得先多挣钱比较重要。”
在收入下滑之际,自己缴纳社保的司机也感受压力。
张琳此前坐班时单位负责五险一金,如今作为网约车司机,张琳的公积金已经停缴了几年,她自缴社保。按照最低基数,张琳每个月需要缴纳1000多元。而在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下滑后,张琳感受到社保带给她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每月流水扣除租车费、油费以及保险后,张琳每月到手只有6000元左右。
对于司机收入下滑问题,在网约车行业工作超过6年的业内人士郑宜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司机规模不断增加,同时平台因为竞争压力加剧减少了司机端的补贴,增加了乘客端的补贴。聚合平台转卖订单的情况虽有发生,但占比不大,并非引发司机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截至2024年4月30日,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96.4万本,相较于2023年同期增长28.8%。
过去一年,多地接连发布运力饱和的预警,包括苏州、重庆等城市。5月20日,江西景德镇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发布景德镇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告》,表示受网约车及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等因素影响,目前市区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在15单左右,单车日均运行收入240元左右,市区网约车运力趋于饱和。
平台如何担责
司机们也希望平台能够分担压力。
在租车接单之前,李清曾受雇于某出行平台担任司机,当时平台为司机缴纳五险。但随着平台改变经营模式,李清的五险停缴了。
李清表示,“公司停掉了五险,我就没有交了。过去算是上班,现在就租车接单。”对于平台是否应该承担司机保障的问题,李清表示“我们司机肯定有这个诉求,如果公司愿意交我们肯定也愿意交。”
李清曾几次作为网约车司机代表,参加地方交通局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研讨会议。李清认为首先该捋清楚司机与平台的关系是劳务关系还是合作关系。目前司机都挂靠在第三方公司上,不属于网约车平台。不过,李清表示调研过后没有收到后续答复。
在平台稳定接单了3年的张琳认为,如果司机在某个平台长期工作,可以签合约来为司机提供保障,公司为稳定接单的司机承担一部分社保。张琳认为,“平台可以根据司机表流水和工作表现判断,如果很规矩应该要给交社保,公司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交社保后对留住司机有利,减少司机的流动性。“
网约车行业的流动性较大,张琳周围的司机退群或者更换平台的不在少数,近期退车和换工作的司机也不少。她认为平台也需要稳定的司机, “我觉得正常的稳定司机,如果长期在一个平台跑,相当于坐班,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根据个人意愿交社保,我认为这个是应该的。”
对于司机提出的根据工作情况提供相关社保的建议,郑宜表示从平台角度看也有为难之处,提供保障后平台需要承担更多负担与风险。举例看,2019年之前,部分出行平台为司机提供底薪以及五险,司机接单后与平台分成。但平台对于司机的工作内容无法进行清晰地把握,在该模式下司机一旦缺乏主观能动性,平台需要负担更多成本。如果司机未达成约定的服务标准,平台会减少相关待遇,但司机能选择通过劳动仲裁维权,吃亏的往往是平台。
制度如何改进
目前部分城市正在进行对应职业险的试点。
2021年人社部等十部门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的通知》,选取了部分规模较大的出行、外卖平台,2022年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省市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郑宜透露,《关于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出后,2022年主流的网约车平台在部分城市开始试点职业伤害保险。
不过,业内也认为这一保障并不足够。郑宜表示除了上述的试点职业伤害险以外,各家平台在提供司机保障方面还有大量的有待改善之处。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钱陈对第一财经表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正大幅增加,用工主体多样、雇佣关系隐蔽复杂,谁来签合同、谁来缴费难以简单界定。
对于平台是否应该为司机提供保障,钱陈认为,司机与某个平台签订合同后,平台或者公司应该给予相应保障。2023年出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就明确了:平台企业制定或修订平台劳动规则要遵循合法规范、公平公正、透明可释等原则;要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开订单分配、报酬及支付、工作时间和休息、职业健康与安全、服务规范等与劳动者基本权益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等。
相关举措也在不断增加。2023年11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出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进一步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规则、纠纷化解、权益维护等事宜明确了规定,使得新业态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进一步落到实处。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已有801.7万人被纳入保障范围。
今年4月23日,人社部劳动关系司司长李新旺提到,在实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同时,将总结经验、完善政策,适时扩大试点范围,把更多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制度保障。
钱陈表示,相信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接下来也会不断更新完善加速填补劳动权益的真空地带。
如果规范逐渐细化,平台为司机提供更多保障也有落《365U.xz》地空间。郑宜表示从政策层面看,监管机构对于网约车司机这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保障在推进,“在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有了一定的约束条件,并且将司机和平台双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该享受的权益通过明确的细则进行规定,存在这样的土壤为司机提供保障,但它需要一个主导方。”
(文内孙磊、李清、陈宇、张琳、王馨、林东、郑宜为化名)
*ST蓝盾在2月17日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修正 ♍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扣除后的营业收入金额为8,000 ❍万365U.xz元–9,800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金额为-5,000万元至-7 ☾,000万元。
4月19日,金信优质成长混合净值上涨9.15%,一举成 ♌为当日涨幅最高的公募基金,而当日涨幅第二的基金不过上涨3.16%,两者差距悬殊。
本报记者 金昆 【编辑:朱之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