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贵阳8月25日电 题:大松山墓群是怎样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
——专访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周必素
作者 周燕玲
贵州省贵安大松山墓群,是202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192座墓葬中出土4000多件(套)文物,墓葬时代从两晋延续到宋元明时期,展现出西南边疆古代先民1400余年历史、文化和文明。
大松山墓群的发现有何独特价值?出土文物有何特点?它是怎样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周必素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大松山墓群的发现有什么独特价值?
周必素:贵州黔中地处贵州乃至中国西南腹地的交通枢纽位置。从汉代开始,就有汉文化分别经南夷道、赤水河、乌江三条通道南下,在黔中地区汇集,再继续往南和西南方向延伸。后来,随着政治中心南移,从元代开始,东西向湘黔滇古道开始形成,黔中地区的交通枢纽位置更加凸显,成为东西南北文化交汇之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大松山墓群位于贵州贵安新区马场镇,即贵州的黔中地区。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对该墓群开展全面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35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2192座,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套),是贵州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群。
大松山墓群年代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反映了该地区不同时期生活、商贸、信仰、丧葬等文化面貌,展现出西南边疆古代先民1400余年的历史、文化和文明。墓群也反映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和文明发展进程,见证了中央对云贵地区直接管理的“汉夷边界”东移,堪称一部埋藏于地下的两晋南朝至宋明时期的“黔中通史”。
中新社记者:大松山墓群出土文物有何特点?
周必素:大松山墓群跨越1400余年,出土文物数量众多,材质丰富,包括金、银、铜、铁、锡、陶、瓷、漆木、玻璃、玉石等,以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为主。生活用品主要有釜、罐、壶、盘、碗等,装饰品除了金花片、铜发钗、银梳背等,还有锡、玻璃、琥珀、玛瑙、玉石、海贝等饰件,反映出当时黔中地区妇女对美的追求是多种多样的。
在大松山墓群的发掘中,没有发现一件兵器,哪怕是打猎的用具或者一把刀,都没有发现,说明这个地方的社会是相当稳定的,当时人们的关系也是十分和谐的。墓葬里还出土了印章,其中两枚押章都是签订契约文书时使用的章,这也说明这个地方当时已有契约精神,契约是人们用来维持和睦往来关系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央对这个地方实行有效管治的一个体现。
中国有“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就是把墓主生前使用的用品随葬,希望这个墓主死后也像生前一样“生活”。在大松山墓群,这些类型丰富、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的器物,按一定的组合方式随墓主安葬,或摆放于墓室的前后两端,或置于棺内,或随身穿戴,是墓主生前生活境况的客观写照,记录了黔中地区先民们丰富、安宁、祥和的生活。
此外,出土的罐、釜、鐎斗等生活用品,还原了墓主生前存放食物、炊煮、餐饮等的生活场景。其它出土的器物中,漆盒是收纳的盛器;镜是女性装扮的必需;女性墓室频繁出现的铁剪与女红相关。看到这些器物,自然就会联想到大松山居民生活的情景,男耕女织、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大松山墓群出土器物,还反映出当地与域外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贸易,往来关联。其中南朝墓出土的琥珀小狮,源于欧洲或印度洋;明墓出土的海贝,来自热带海洋,而更晚期出土的海贝,则来自马尔代夫的可能性很大。
中新社记者:大松山墓群从家族墓地发展成为公共墓地,这一转变说明了什么?
周必素:大松山墓群分为早晚两段四期。早段为两晋南朝和隋唐时期,共有墓葬155座,主要散布于大松山水库周围的斜坡地带,依山势排列,三两成群,墓向不一,表现为小聚集家族墓地形式。墓葬多为石室墓,墓室构筑规整,墓顶为券顶,有不少修筑了排水沟,部分有墓道。
晚段为宋元明时期,墓葬共2037座,形制包括石室墓、土坑墓两类。石室墓砌筑较随意,所用石料大而粗糙,未发现排水沟。墓葬从早到晚,自东侧高处逐渐往西侧、西北侧低处扩展,呈现出公共大墓地的格局。
从早期家族墓地到晚期公共墓地的发展转变,体现了人口猛增和社会发展趋势。我们对炊煮器内残留物进行分析检测,推断人口的增加与饮食结构有一定关系——这里的族群主要以稻类植物为主,少量个体显示其食物可能与玉米、土豆有关联。
两晋南朝时期,中央对边疆地区实行郡县制管理,宋代实行羁縻制,元、明时期则是土司制。虽然该区域跨越了不同制度的管治阶段,但从大松山墓群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情况看,中央对该区域进行的郡县制、羁縻和土司制度的管治,都是有效的,也体现了中央与边疆地区的互动关系。
中新社记者:大松山墓群出土文物是怎样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
周必素:大松山墓群出土器物,表现出早段以汉文化为主、地域民族文化为辅,晚段以地域民族文化为主、汉文化为辅的特征。出土器物还表现出儒释道并重的宗教信仰。而汉文化元素,一直贯穿于大松山墓群产生和形成的始终。
大松山墓群出土的晚期珠饰主要产于国内,基本使用国产的高钾高钙玻璃,采用的制作工艺也是中国传统的“缠丝法”。其玻璃簧形管状装饰和白色透明小圆珠,均来自山东淄博颜神镇的玻璃作坊遗址。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铜鍪,与长江三峡地区关系密切。隋唐时期的墓葬,则出土了来自广西梧州的青釉四系瓷罐,还有龙泉窑高足杯、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等。
通过对大松山墓群出土文物的研究,可以判断出其与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域外等文化因素之间的关联,是该地与其它地方文化交流,以及不同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互动的体现,也是反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一个生动案例。(完)
专家简介:
周必素:贵州遵义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播州杨氏土司遗存以及西南地区宋元明时期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参与和主持海龙屯遗址、播州杨氏土司墓地、大松山墓群等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