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成立不满三年,思格新能源冲击港股IPO,累计亏损五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文 南深
成立仅两年零八个月的储能新锐思格新能源近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以“行业新秀”姿态冲击港股IPO。其“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与火箭式增长的营收引发市场关注。
招股书显示,思格新能源2022年5月成立,2024年前九个月实现营收7亿元,较上年同期暴增近160倍,但亮眼数据背后,现金流压力持续存在。
创始人出身华为
招股书显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成立两年后,按产品出货量计,思格新能源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可堆栈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2024年9月30日,市场份额占比为24.3%。
公司仅用不到三年便以“全球第一”姿态冲击上市,令人侧目。
公开资料显示,思格新能源创始人许映童现年50岁,此前为华为高管,担任过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总经理、华为智能光伏业务总裁等职,是华为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干将。
目前,许映童直接控制思格新能源约10.18%的股权,并通过其控股实体(上海鸥集、上海谷廪、上海麦廪及上海麦塔)间接控制约39.10%的股权。
除许映童外,思格新能源核心高管团队也大多来自华为,包括总裁张先淼、软件部负责人刘秦维、全球品牌总监杨顺霞等。
顶着“华为”光环的思格新能源,成立初期就通过多轮融资快速扩张。资本“催熟”下,截至2024年1月,思格新能源最新一轮融资时的估值已达42亿元。
单一产品贡献九成收入
作为一家光储企业,思格新能源于2023年6月推出旗舰产品SigenStor。在招股书中,思格新能源表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这是全球首款AI赋能的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
据招股书介绍,该产品是将光伏逆变器、直流充电模块、PCS、储能电池和EMS融合为一体的AI优化的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采用模块化及堆栈式设计。
作为思格新能源的“命脉”,SigenStor系列光储充一体机贡献了公司超90%的营收。
由于SigenStor的销量快速攀升,思格新能源积极扩大产能。招股书显示,思格新能源规划在南通建设一座新的逆变器和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
思格新能源称,该扩产计划基于公司对于市场前景的乐观预估,“全球可堆叠分布式光储充一体机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增长至3610 MWh,复合增长率达到87.8%”。
三年不到累亏五亿元
然而,爆发式增长的思格新能源却陷入“失血”困境。
从业绩表现来看,公司2022年因并未开始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及销售,营业收入为零;2023年及2024年前九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30万元、7亿元,营业收入呈“火箭式”增长。
营收暴涨的同时,思格新能源暂时无法实现盈利。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思格新能源分别录得净亏损7620万元、3.74亿元和5340万元,累计亏损达5.03亿元。
由于思格新能源在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全球分销商网络、促进终端用户增长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现金流持续“失血”。2022年至2024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分别为3610万元、3.70亿元和2.00亿元,累计净流出6.0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分别为1.14亿元、9.3亿元和2.36亿元。
思格新能源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我们不断开发产品及服务、开展营销及销售活动以提升品牌知名度、雇用更多人员、扩大客户群及向海外扩张,我们收入的增加部分可能不足以抵销费用的增加。”
面对亏损,思格新能源在招股书中将其归因于业务扩张阶段的必要投入,但其技术含金量与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仍待市场验证。在资本狂热与行业洗牌并行的储能赛道,这家“三年速成”的明星企业能否真正穿越周期,或许比抢滩IPO更具现实意义。
编辑:杜妍
校对:乔伊
制作:鹿米
审核:陈墨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欧亿在线登录地址》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欧亿在线登录地址
5月15日下午,南京公交第三客运公司汽车八队56路驾驶员盛 ♒明驾驶车辆到达奥体新城总站,一趟一清扫时 ❤,发现座位上有一个藏 ☾青色的包,盛师傅立即把包上交至车队,由于包里找不到联系方式, ⛳车队保管好等待失主来认领。
本报记者 吴藻 【编辑:王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