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比亚迪保险背靠比亚迪集团,因此这条车险市场的“鲶鱼”一举一动都能引发市场讨论。业内对比亚迪保险的期待,集中在一家掌握大量汽车数据的公司能否破解新能源车险高保费、高亏损的难题。
而在新能源车险经营困境中,维修成本高企摆在显眼位置,降低维修成本是行业重塑新能源车险经营的重要课题。
2024年亏损1.69亿元
比亚迪保险由易安财险更名而来。2024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批复,同意比亚迪财险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和深圳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比亚迪正式进军汽车保险市场。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比亚迪保险13.51亿的保险业务收入中,四季度贡献最多,达8.05亿元,但仍处亏损状态,第四季度亏损8138万元,全年亏损1.69亿元。
亏损的原因可在比亚迪保险双双破200%的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上窥得端倪。比亚迪保险2024年的综合成本率为308.81%,综合赔付率为233.92%,而业内综合成本率多在100%-150%之间。
对于比亚迪保险高于行业的综合成本率,有财险公司高管向界面新闻表示,这是新能源车险市场和比亚迪保险发展阶段共同造成的。
“燃油车所有配件和工时都是成熟且公开的,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费用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还存在电池老化问题,当前行业对相关风险的定价机制尚未成熟。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从比亚迪保险的角度看,该公司高管表示,比亚迪保险仍处于发展初期《乐彩下载》,在渠道建设、技术开发和团队扩张方面投入巨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尽管比亚迪拥有新能源汽车的车辆数据优势,但初期对驾驶行为数据、电池健康状态等风险变量的分析应用尚未成熟,导致保费与风险匹配度较低。
另一方面,在业务大举扩张之时,比亚迪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迅速。
2024年四季度末,比亚迪保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73.83%,与上季度末相比下降了605个百分点。
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的原因,比亚迪保险表示,主要是由于车险保险规模上升,保费风险、准备金风险以及巨灾风险的风险暴露均显著增加,导致保险风险最低资本大幅增加。另外,新配置的股票基金和组合保险资管产品也导致市场风险最低资本增加。
齐力降低维修成本
比亚迪保险初入新能源车险时遇到的亏损问题是全行业共同的难题。
中国精算师协会和银保信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出主要有四个原因:维修成本较高、出险率较高、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使用性质错配、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风险不匹配。
因此解决新能源车险“车主喊贵、保司喊贵”的难题成为当务之急。
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当中特别提到“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
《指导意见》亦提出“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为车险与智驾的深度融合指明方向。
在张磊看来,未来车险的产品形态将发生改变,当车主切换到智能驾驶模式时,保险责任将会从车主转移到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制造商或智能驾驶技术公司,车企将成为车险的投保方。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界定是人为因素还是软件故障导致的事故,如何通过系统对数值计算来开展智能网联车事故判定责任,实现事故责任判定自动化。面对这种情况时就需要利用“人机共驾智保体”来解决保险责任认定等问题。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比亚迪保险去年亏损1.69亿,行业“鲶鱼”如何化解新能源车险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