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差收窄带来利息净收入减少、减费让利+资本市场疲弱拖累中收均在持续。
上市银行中报披露收官,行业整体压力进一步凸显,6家国有大行有5家出现了罕见的营收、净利双降。
具体看大行盈利下滑的原因,息差收窄带来利息净收入减少、减费让利+资本市场疲弱拖累中收均在持续。在此背景下,拨备反哺作用仍受到关注,上半年六大行减值准备较去年同期合计减少了约360亿元,降幅超过8%,此前已连续三年计提力度下降。
5家大行营收、净利双降
去年,国有大行整体营收即已下滑。2023年全年,六大行合计实现营收约为3.53万亿元,相比2022年的3.69万亿元减少1600多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万亿元,同比增长286亿元。其中,工行、建行营收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则6家均保持了正增长。
作为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上半年利息净收入下滑成为不少上市银行盈利的拖累,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规模增速放缓,另一方面仍是净息差收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与上季末持平,处于历史低位。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由一季度末的1.47%进一步降至1.46%。
对此,多家银行提到了资产、负债两端带来的息差压力。数据显示,上半年末,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净息差同比均下降超过20BP(基点),较去年末则下降超过15BP;相比之下,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波动更小,二者上半年末净息差同比分别收窄17BP、2BP。
回顾来看,一季度受到重定价等因素影响,各银行净息差降幅更大,二季度普遍降幅收窄,其中农行、交行二季度净息差环比分别逆势上行了1BP、2BP。
对于净息差拖累利息净收入,多家银行提到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调整、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期限结构等带来存款成本刚性以及支持实体经济等因素。
工商银行在财报中表示,利息净收入下滑主要是受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存款期限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净利差和净息差同比分别下降了28BP和29BP。
邮储银行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1428.76亿元,同比增加25.71亿元,增长1.83%。其中,规模增长带动利息净收入增加145.47亿元,利率变动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119.76亿元。
息差下行但利息净收入依然保持正增长的几家大行,主要系规模增长带来的正向贡献抵消了息差的负向贡献。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2908.48亿元,同比增加4.27亿元,其中规模增长导致利息净收入增加322.23亿元,利率变动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317.96亿元。
资产端收益下行明显快于负债端成本下行
去年以来,存款利率多次向下调整,相关效果已在逐步显现。但不仅国有大行,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中有40家净息差继续下行,幅度在1BP到42BP不等。在这背后,主要是资产端收益下行速度明显快于负债端成本下行速度。
交通银行提到,净息差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客户贷款收益率下行较快的影响。一是LPR下调叠加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优质项目竞争激烈等因素,新发放贷款利率同比下行,同时贷款重定价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产生持续影响;二是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及购房需求有待提升,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用卡贷款及住房贷款占比下降。
建设银行也提到,受LPR利率下调、市场利率低位运行、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等多重原因影响,资产端收益率低于上年同期;受非对称降息和存款利率下调滞后于贷款以及结构变化等原因,负债端付息率降幅小于资产端收益率降幅。
从资产负债端最关键的贷款收益和存款成本来看,各家大行今年上半年的贷款年化平均收益率(主要为境内口径)同比普遍下降了30BP以上,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降幅超过40BP。相比2023年全年的同比变化,今年上半年仅农业银行降幅好转、邮储银行降幅持平,其他4家大行贷款收益同比降幅均有不同程度扩大。
同期,存款平均付息率方面,除中国银行同比略升外,其余5家大行存款付息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及贷款收益下降幅度。其中,交通银行存款年化平均付息率下降14BP,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存款年化平均付息率分别下降了7BP、6BP、6BP、5BP。
从结构来看,各行存款成本率和贷款收益率下行《千亿体育官方一首页》更为明显的均在中长期限产品。对公和个人业务上,个人贷款收益率、存款付息率降幅均高于企业。相比2023年,在“手工补息”叫停等背景下,企业付息率主要在今年才体现出同比下降,个人付息率则在去年已经有所显现。
多家银行财报和业绩会均透露,受年内LPR多次调整等影响,预计短期内净利息收益率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是当前多数银行应对净息差压力的主要举措。
对于上半年净息差同比降幅(2BP)较去年全年降幅(20BP)大幅收窄18BP,交通银行提到,一是加大实质性贷款等收益相对较高的资产投放,压降票据等低收益资产规模;二是坚持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研判市场利率走势并择机布局市场化资金;三是合理摆布外币资产投放和负债吸收节奏。
不过,机构对于年内存款进一步降息也仍有预期。林英奇认为,如果负债成本同步调整,预计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对息差的总体影响是中性的。“实际上,即使不调整存量按揭利率,居民可能仍在通过提前还贷,或者是通过经营消费贷置换等方式对银行息差形成压力。”他认为,息差能否企稳根本上取决于居民是否通过偿债压力降低实现信贷需求的改善,存量按揭利率降息对银行影响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导向对于银行基本面而言也至关重要。
中收疲弱,拨备反哺持续
受到财富管理业务减费让利和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等影响,银行的非息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并没有明显好转。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作为主要构成,同比降幅较去年全年明显扩大,对盈利支撑力度进一步下降。
上半年,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降幅均在10%以上,其余3家降幅也在5%以上。
其中,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相关支出下降近五成的背景下,依然同比减少了16.71%。对此,该行表示,主要是受“报行合一”政策影响,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减少导致。不过,该行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均实现了逆势增长。
交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减少了14.56%,该行解释称,主要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居民消费偏弱、持续减费让利及相关产品费率调整等因素综合影响,代理类、投资银行及银行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较多。
建设银行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26.9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9.05亿元,降幅11.20%。该行也提到,降费政策导致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减少、部分行业客户需求不及上年同期导致顾问和咨询费收入同比减少,以及受市场利率快速下行影响,资管类产品内部收益率收窄,相关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在主要收入来源持续面临压力的情况下,银行的拨备反哺作用受到更多关注。尤其去年大行的减收增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减值计提减少的支撑。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六大行合计计提减值准备约400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368亿元减少约360亿元,降幅在8%左右,各行计提力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工商银行计提减值准备同比减少了200多亿元,同比下降16.51%。
回顾来看,自2021年以来,国有大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力度持续下降,去年除中国银行略增外,其余5家大行计提减值准备均有不同程度下行,其中降幅最大的是邮储银行和工商银行。
尽管拨备计提逐年减少,但因为近年来不良改善等因素影响,各行拨备覆盖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截至上半年末,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不良拨备率仍维持在300%以上,前者较去年末调降了近22个百分点,但仍以325.61%位于大行之首。此外,建设银行上半年拨备覆盖率略降,其余四大行拨备率均有提升。
早在去年,央行就曾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设置专栏,提示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其中提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在此过程中需进一步发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重要作用,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考虑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往往不完全同步,银行信贷风险暴露需要一段时间,应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和风险缓冲。允许银行通过合理方式维持自身稳健经营,可以提升其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当然,商业银行盈利状况也会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对此应理性看待,不必过度解读。
责任编辑:王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