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这段话出自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满堂彩官网在线怎么进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的讲话。
民以食为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加之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抓粮食生产的劲头只能紧不能松,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把耕地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十年来,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就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作出专门部署。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2年自然资源统计公报》,去年全国共有耕地12760.1万公顷,约合19.14亿亩,净增加约130万亩,耕地面积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同时,各地切实履行耕地保护责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浙江和山东为例,浙江省自2019年率先开展了“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对近1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集中整治,打造适宜规模化种植和现代农业生产的优质耕地。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建成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12万余名田长实现了管辖范围落地上图、巡田路线实时记录,对耕地违法行为的监测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指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护好良田、守好粮仓。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通过合理拓展补充耕地来源,提高耕地建设标准和质量等,让农田真正成为高能效、可持续利用的优质良田。同时,各地要不断提升土地管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