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登陆不了信用卡代还平台了,才发现是个骗局。”用户小吴(化名)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最近在某社交平台上收到“是否需要信用卡代还”的私信消息,随后对方以“能低成本兼职赚佣金”为由头,推荐他下载某信用卡代还APP平台。
今年以来,曾被监管严打的信用卡代还产业有“卷土重来”之势,不少信用卡代还“中间商”打着“缓解负债压力”的由头收取高额的手续费,甚至发展下家“兼职”,称“小投入大回报”,月入上万不是问题。
信用卡代还市场的火热引起了监管及金融机构的注意,近期,有多家银行发布“禁令”加强信用卡管控。
灰产背后新套路
“摆脱信用卡债务、帮你轻松上岸”“欠款逾期免费咨询,减免罚息,政策一天有效”。在小吴为记者展示的信用卡代还APP平台上,“中间商”宣称能为信用卡用户代还负债,保证信用。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搜索“信用卡代还”,弹出不少广告,点击链接后,多数要求填写个人详细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贷款金额、逾期情况、借债银行等等,记者随意点赞了几条内容,随即收到一条私信,称可以领取红包返现。待记者点击领取红包后,对方以“可以领取更多的红包”为诱导,称下载某信用卡代还APP平台,在平台上充值就能获得等值甚至更多的返现。
(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输入“信用卡代还”弹出的APP)
小吴说,他听从对方的指引,向平台内充值了600块钱,帮人代还信用卡,一《线上买彩票的方式》天上限为15人,代还一个人本金600元的话,佣金为10元,小吴一天代还满额可赚取佣金1
“一般而言,信用卡代还有两种模式,一是私人代还,二是平台代还。”曾从事过信用卡代还业务的小柯(化名)告诉记者,私人代还涉及POS机套现,“中间商”会通过多种渠道联系持卡人,用自有资金帮助持卡人还卡,再提供POS机将已还资金进行“套现”,用来清偿还款。
另一种平台代还,指的是,当临近账单日,持卡人只要在卡里留出一部分资金,然后通过代还平台以消费模式将剩余资金反复刷出还进,重复多次就可以达到还清账单的目的。“这种方式是通过在APP内创建订单,进行虚假交易,将信用卡资金刷出后,再返还至储蓄卡,从而完成客户信用卡套现或信用卡账单的展期需求。”一位来自上海的金融法律师对记者说。
“对方还说,充值越高,一天代还得越多,佣金也会越高。还展示了其他‘代还人’的‘战果’,充值1万元,一个月赚了大几千。”小吴说,没料到,第二天想再登陆平台时,发现已无法登陆,再去联系私信我的“中介”时,也没有得到回复,下载当日充值的600元就打了水漂。
“信用卡代还市场十分混乱,经常打‘游击战’,一天换一个网络站点。平台通过反复消费帮助还款,容易遭到银行风控系统拦截,甚至封卡。”前述律师说,该操作模式使用网络支付接口,以虚构交易的方式,向指定付款方支付货币资金,涉嫌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
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对记者称,还贷人对信用卡逾期的焦虑再度催生信用卡代还市场,他们通过“裂变”拉人头营销的方式进行推广,这些APP绝大多数没有相关资质,属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经过多层代理进行返利的模式,涉嫌传销。”他说。
十余家银行提示风险
“未来信用卡业务仍有一定发展空间,严打信用卡代还产业,有助规范信用卡市场秩序。”一位银行业业内人士对记者说,银行加强对信用卡规范管理,进一步使得信用卡违规套现、违规代还的空间被压缩,是为了持卡人资金、安全考虑,也有助于银行自身合规发展。
前述业内人士称,对于持卡人来说,被代还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个人信息可能会被平台获取,进行转卖或者非法使用。
近年来,金融监管机构也在加强对信用卡业务的监管。2023年7月,河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信用卡使用的消费提示,分别是信用卡办卡、用卡、还款、分期、信用等五个方面的消费提示,目的可能是提醒持卡人规避风险。公告提示,用卡要合规。信用卡主要用于日常消费领域,为避免信用卡资金流向违禁领域,银行业等机构建立关于套现、盗刷等异常用卡行为,和非法资金交易监测分析以及拦截机制。
2022年7月,原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重拳整顿信用卡市场乱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通知称,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审查制度和工作机制,并纳入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定期严格审查信用卡格式合同,避免出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条款和内容。
此外,早在2019年11月,中国银联就下发了《关于开展收单机构信用卡违规代还专项规范工作的通知》,称信用卡违规代还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特定应用程序、移动支付App利用信用卡账单日和还款日时间差,通过违规存储持卡人支付关键信息、系统自动化发起虚构交易,以较小的金额进行特定或不定期循环还款。
责任编辑:李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