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学部官网院士信息显示,朱起鹤院士主要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1924年7月12日生于北京。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官网介绍,朱起鹤院士1951年春回国后曾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1952年冬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长期担任物理教学工作,曾参加核反应堆设计和多项激光应用项目。1978年初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负责超导磁体、超导微波腔和激光加速等科研项目。1981年调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负责创建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
朱起鹤院士先后研制成功6台具有国际水平的利用分子束和激光的大型实验装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并用这些装置开展多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分子光解研究中,得到碘代烷烃、卤代烯烃和酮类等分子的光解规律,并提出微观反应机理。在团簇研究中,首次发现一类新的含氢碳团簇,并提出筒状结构,还发现一系列金属与硫的二元团簇,得到其组份规律、稳定性、光解规律和团簇的形成动力学。
朱起鹤院士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和光电子能谱,研究分子的多光子电离和解离动力学;利用时间分辨红外发射谱,研究自由基反应和分子碰撞中的振动能量转移;还利用新建的飞秒激《hg6668》光系统,研究分子在电子激发态上的振动弛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