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本质上是定义软件与硬件如何“互操作”的一个标准。RISC-V开源架构并不是一个开源的代码,而是一个由全球处理器技术人员共同定义的开放标准,以文本的形式开放于互联网上。打个比方,如果把软件比作为手机上的充电口,硬件比作为充电线上的充电头,那么两者插上之后实现“充电”就是一种“互操作”,需要通过标准定义来约定如何进行“互操作”,比如充电电压多大、充电电流多少等等。历史上从简单的螺丝与螺帽、电源插座与插头,到复杂的电脑与外设、手机与基站,它们的“互操作”都是以开放标准形式定义,并引领全行业按照标准开发相应的具备互操作能力的产品,因此标准是开发产品的基础。开源RISC-V标准定义了软件应该基于什么样的指令来设计自己的程序,同时也定义了硬件处理器应该支持哪些指令,这样软件就可以顺利地在硬件上运行。互操作,就是要求操作的双方有一个标准化的界面,从而实现最高效的协同。试想如果苹果的手机和安卓的手机都采用USB Type-C一种标准接口充电,那我们只需要带一个充电器就行了,开放标准可以让不同的公司产品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全产业链的效率。降低软件与硬件“互操作”的成本,追求极致的开发和运行效率是计算机领域技术不断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指令架构从曾经的十几种逐步收敛到一两种的核心原因。开源是指令架构演进的必然趋势,RISC-V软件与硬件的互操作界面正处于被不同行业的专家以开放透明的方式制定过程中,吸收全行业对于指令架构的最新需求。
随着RISC-V技术和产品的高速发展,最近美国有些议员开始炒作对RISC-V实行出口管制。RISC-V的本质是一个开放标准,直接管控并不现实,标准说的直白点就是一本电子手册,管制无法阻止其在全球互联网上的传播和下载。美国政客或许可以尝试不让美国企业参与RISC-V开放标准的制定和产品研发,或者不让美国企业所开发的RISC-V相关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这两种手段不仅无法阻止开放标准与开源技术本身在全球的发展,反而可能影响到美国企业在新一轮计算架构变革浪潮中的竞争力,甚至错失开放标准与开源架构带来的技《欧亿平台欧亿登录测速》术红利。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此时需要更加坚定地投入更多的力量,在开源基金会中增加技术影响力,推动核心技术在RISC-V架构中的落地。参考5G标准的发展历程,国内企业完成3G、4G技术积累后,积极参加全球5G标准的建设,并依托中国对带宽需求高的特点,领先于其他国家率先进行规模化部署5G,从而形成从技术到市场的全面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