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充值福利、限定皮肤、返场打折……2025年春节档,游戏大厂通过一系列花式动作揽客。在此期间,《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穿越火线》等产品的收入激增。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春节档带动下,2025年1月共34家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吸金23.3亿美元,占当期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39.2%。其中,腾讯、网易成为春节档的大赢家。
与此同时,在2024年增幅迅猛的小游戏也在春节档寻求新增长空间。试图通过多端/平台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买量成本。DataEye研究院负责人刘尊表示:“多端/多平台上线,成本低、潜力大、对产品要求低——现有产品、老游戏产品都可以跑,甚至可以把微信小程序一键转化。多端/多平台上线,大概率是2025年小游戏‘成本最低’的增量。”
大厂花式揽客
春节档一直是游戏公司的“必争之地”。
记者了解到,2025年1月多款游戏产品相继上线,试图通过春节档的天然流量加持实现增长。世纪华通方面表示,其于1月16日正式公测的《传奇新百区—盟重神兵》,在“明星指挥官”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和“打怪爆年货”等众多福利活动的推动下,用户活跃度持续提升。
在新游陆续上线的同时,成熟游戏作品则推出多种多样的促销、节日限定等活动揽客。
其中,2025年1月,《王者荣耀》推出了多款全新“皮肤”(包括嬴政“新皮肤”、姬小满“皮肤”,以及蛇年春节限定“皮肤”等),同时在春节期间上线了多个特别活动和大量福利,使得该游戏月收入达到近42个月以来的最高值,重回1月全球手游畅销榜冠军。
网易旗下的《第五人格》则推出“深渊的呼唤Ⅷ”盛典,并开启春节活动“窑火除岁 彩梦贺新”,以及上线“第三十六赛季·精华3”活动等吸引玩家。
世纪华通旗下冰雪题材手游《无尽冬日》通过签约知名艺人吴镇宇和付航,借助明星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游戏的知名度和话题度。
得益于多重营销以及春节档流量加持,Sensor Tower商店情报平台显示,2025年1月中国iOS市场手游收入环比增长33%,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21%。TOP20手游增长尤为显著,收入之和环比激增50%。《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起源》和《金铲铲之战》等5款来自腾讯的游戏包揽收入榜前5名。
春节期间,大部分游戏玩家与家人、朋友相聚,这为《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穿越火线》等大DAU(日活跃用户数量)以及具备强社交属性的游戏提供了更多的增长空间。与之相对应,互动性弱的游戏产品(诸如主机类游戏产品)的活跃度则相应下降。
受益于旗下游戏的持续火热,腾讯、网易两家游戏大厂的多款产品实现增长,成为春节档的大赢家。
Sensor Tower统计数据显示,腾讯旗下游戏产品在2025年1月收入提升62%,稳居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冠军,头部产品《众赢永久免费人工计划软件》《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和《穿越火线》1月全球收入分别激增94%、267%和421%。此外,作为网易目前收入最高的手游,《第五人格》1月全球收入再迎高峰,涨幅高达123%,推动网易在当期收入提升28%,稳居发行商收入榜亚军。
同时,世纪华通旗下《无尽冬日》位列2025年春节档中国手游市场iOS端收入排行榜TOP6。
在春节档的带动下,中国游戏产品在全球取得进一步增长。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共34家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吸金23.3亿美元,占当期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39.2%。
游戏市场的强势表现也体现在了资本市场。截至2月13日,春节假期过后游戏板块实现“七连阳”。在连续七个交易日内,游戏ETF(159869.SZ)累计增幅超过20%。
小游戏竞争白热化
从具体品类来看,在春节期间,除了具有强社交属性的游戏外,小游戏的表现也同样抢眼。
比如,在支付宝2025年的“新春集五福”活动中,小游戏也参与其中。五福卡从往年的1套,变成了多达29套,其中新增的28套都是特色主题福卡,涵盖潮玩游戏、经典影剧、体育明星,有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全球知名IP。
《2025中国游戏产业趋势及潜力分析报告》(以下简称《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2024年小游戏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82.3%。其中,2024年小游戏市场规模达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
在经历过多年快速增长之后,小游戏在2025年仍然呈现增长之势。腾讯在2025年微信公开课PRO活动期间披露,2024年微信小游戏月活用户达5亿,日活用户达到1亿,同比增长10%;商业规模同比增长超20%。超900款小游戏通过IAA 玩法变现,贡献超百万流水且仍保持较快增长,整体规模有望在3年内翻倍。
同时,小游戏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白热化。对此,刘尊表示,成熟小程序App平台太“卷”。2024年参与买量的微信小游戏突破2.1万款,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长放缓。预计在2025年,除了微信、抖音,不少从业者还会将目光瞄准B站、快手、支付宝;而在端口方面,除了各超级App的手机端小程序外,快应用/快游戏、PC端、长尾渠道(游戏盒子)也是从业者关注的焦点。
刘尊表示:“多端/多平台上线,成本低、潜力大、对产品要求低——现有产品、老游戏产品都可以跑,甚至可以把微信小程序一键转化。多端/多平台上线,大概率是2025年小游戏‘成本最低’的增量。”
试图寻求多端运营的小游戏赛道,在春节档无疑找到了突破口——借助多样式的活动推动多端运营。但是,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如何留住用户,是摆在游戏公司和小程序平台面前的新挑战。
刘尊认为,目前来看,小游戏仍然是以微信端为主要方向,其他端都不成熟,且又不是提供独家的游戏,所以更多是偏小众。
对于小游戏的发力方向,上述《趋势报告》中提到,小游戏市场逐步从“蓝海”到“红海”转变。2025年,长线运营是小游戏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产品削减买量成本、改善获利情况的重要方向。从头部榜单来看,虽然小游戏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上线不足6个月的产品入榜数量增加,但从已初步实现长线运营(运营时长超1年)的产品来看,其生命周期整体呈上升趋势,意味着头部游戏已先于整体注意到长线运营机遇。
责任编辑: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