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联社
随着资金面紧张,同业存单利率继续飙升。wind数据显示,2月25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上涨至1.86%,接近去年11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两家头部理财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考虑到同业存单的性价比,即便利率上升也会持续增持。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2月25日,央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中标利率2.00%。由于2月MLF到期量为5000亿,今日续作3000亿,相当于2月MLF缩量2000亿。
北京某头部券商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以资金价格和后续货币政策预期来看,目前存单确实有性价比。机构增持会增加买方力量,对平抑利率有一定好处。
但是现在银行负债压力大,银行一级不断提价吸收,下一步只有这一需求缓解,可能才会影响同业存单利率短期走势。
理财子增持同业存单已有时日
事实上,对于同业存单的青睐,理财子早已有所行动。
分析师刘郁认为,去年下半年存款仓位被动压降,流出的资金并未直接转至债券类资产,而是优先投向同业存单、买入返售等类品种。可能是在平滑工具陆续叫停的背景下,理财的配置策略还是受“求稳”诉求驱动,需要利用估值稳定的货币市场类资产以过渡。
与此同时,理财中债券比重持续下降,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vlp彩票》64.3%,一路下降到去年末的43.5%。
不过,国盛证券杨业伟展望2025年理财市场认为,从2024年理财投资来看,投资债券和存单比例进一步提升,债券中主要增配信用债。这符合理财的资源禀赋优势,但资产结构也更为集中于债券,特别是信用债。而在资产多元化方面总量上变化有限。未来多元化投资存在一定挑战。
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追平MLF,引发机构弃选?
数据显示,AAA评级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昨日升至1.99%,为去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AAA评级3个月同业存单利率触及2.05%,为去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2月25日央行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为2.00%。
如果同业存单利率继续上涨,会不会出现跟2023年底银行主动放弃发行的情况?
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有可能出现2023年底情况,银行机构不发长期改发短期存单来应对。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日收盘,1年期AAA级同业存单收益率报2.57%,而1年期MLF利率为2.5%。
在此情况下,当时武汉农商银行、海南银行和上海华瑞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公告取消同业存单的预定发行计划,涉及金额近5亿元。
2月25日,某股份行金融市场研究员对财联社表示,现在同业存单利率与MLF2%的利率的确非常接近,可能会促使部分银行机构选择MLF的方式融资。不过,还要看不同银行的资质和实际情况,存单和MLF的功能和要求不同,应该不会出现潮汐效应。
责任编辑:曹睿潼